第329章 朝议三事(4 / 6)

然是要沟通一下天地,再向祖宗祷告,表示天下暂时平定了,子孙正在追寻先祖的脚步。

    同时,这也是为了让各地官员有足够的时间赶到泰山。

    收债的事儿也会在冬至截止。

    ……

    而刘备幕府的任务,则只有一个。

    屯粮。

    最近几天,国渊主管的农事部门和诸葛玄等人大吵了一架。

    之前刘备用青州的粮食负担了剿灭鲁国孔家的战役,让诸葛玄负责后勤。

    让曹操带几十路新出炉的‘官军’打仗,刘备作为‘朝廷’,承担粮草军需也是应该的,这本身没人有意见。

    但为了减少运输耗费,诸葛玄让田豫就近调用临淄周边新设的常平仓,把整个齐郡的备荒粮全调走了。

    而且,兵士们运粮时把种粮仓里留为种子的大豆也给运走了。

    临淄的常平仓是洞仓,整体相当于封闭且硬化后的大窑洞——为了更好的保存粮食,里边是不见光的环境。

    这是国渊搞出来的大型窑仓,是用于长期存储的,既能防虫又能防鼠防潮,不见光的环境能避免发芽霉变,能使粮食储存更久。

    常规县库是不会搞这种窑仓的。

    常平仓本来就是用于备战备荒,战事急需时确实也该用。

    正常情况下出库必须由仓啬夫负责开仓搬运,但这是军务,时间比较紧,负责运输事务的田豫为了加快进度,组织了很多民夫把窑仓的所有粮食都快速搬了出来。

    军务当然不能耽误时间请示,仓啬夫也就很配合的交了钥匙。

    其它种粮没有存放在窑仓,但大豆比较特殊,因为大豆种子需要完全防光防潮。

    民夫们没分清楚,就把大豆种粮仓也给搬空了。

    等仓啬夫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田豫搞运输动作太特么快了。

    待诸葛玄收到报告赶去召回,粮食都已经运到了泰山郡南部,移交给了曹操。

    运走大豆种子确实不是故意的,其实诸葛玄也说过不要动用留存的种粮,但民夫们是真的分不清……而且仓啬夫手下没那么多人手,田豫接管仓库,让民夫帮着搬运粮食,本意也是为了帮忙和提高效率。

    但国渊极其生气,把诸葛玄和田豫大骂了好几顿。

    不是因为流程问题,而是因为大豆种子没了!

    眼下夏至已到,麦子已经在收割了,但早已过了其它作物的季节——下半年种啥?!

    齐郡是州治所在,也是最需要大麦和小麦储备的地方。

    麦秸是马料,冬麦在五月收获,此时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麦本身就是五谷中的备荒粮。

    (注:粟、黍、麦、稻、菽,除了麦之外,其它都是春种秋收,只有麦是冬种夏收,是青黄不接时的救命粮。)

    州治一般都是种植麦比较多的地方。

    由于济南、平原、乐安等地黄河岸边大量成片的官屯土地全部种的粟和黍(小米和黄米),因此齐郡的官屯有一半用了麦菽连种。

    也就是种小麦和大豆,五月收了小麦之后就立刻补种大豆,在八九月份再收。

    但现在大豆种子没了,其它郡又没有留那么多豆种,根本没法支援齐郡。

  &n

最新小说: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上命昭唐 暴君吕布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重回宿敌年少时 白月光破棺而出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