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整个大汉就像在滚烫的油锅里撒了一大把花椒一样,沸腾且炸裂起来。
大多数州郡都发生了小规模战斗。
少数没发生战斗的地方也在发生各种纠纷……
黑社会们讨税的路数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仅仅只限于打劫。
当然,这其实还没到最激烈的时候,目前只是整个大汉第一次经历这种“黑社会向太守收税”的反向操作,大家都有点不适应。
就连黑社会们自己都有点不适应……
其实各地都在闹腾,反而是最不容易引发大战的——因为家家都起火,那就谁都没法派出援军。
再加上此时是秋收时间段,大家都得优先收粮食。
青州此时也在收粮租,而且效率很高,就快收完了。
刘备这边的主要粮食来源就是军屯的屯田分成,军屯在各郡占比不一样,综合来看大体上占整个青州的三分之一。
但产生的收益能占整个青州的九成。
军屯基本都是成片的好地,因为这些地全都来自之前被清理掉的豪族农庄。
目前粗略统计,有超过六十万人成为了军屯的佃户。
有最初的十余万追随者,有安置的青州黄巾,有清理青州豪族后失去主家的庄户,也有从当前的青州豪族门下改投过来的佃农。
收田租其实比收税容易得多,毕竟各个军屯的屯长都是刘备的部曲,而且军屯地域很集中,佃户们也不会反抗交租。
这也是军屯最大的好处。
其实军屯并不会带来生产进步,而且这玩意有严重的后遗症……
但至少目前,军屯能持续保障后勤供应,能使大多数赤贫者通过成为官方佃农而活下去,军队本身又是天然的管理者和保护者,使得这套体系更加稳定。
收租时肯定存在贪墨,但不会太多,因为很容易核查,只要按产量和田租比例估算一下就能看出问题。
即便产生贪墨,也不会造成太大的缺额,至少不会像郡县收粮税那样搞得庶民活不下去。
这也是刘备暂时不追究贪污,只追究民生的原因。
没有官员和豪族这些中间商,军屯只需要看佃户能不能吃饱饭,就能直观判断当地军屯主官是否该埋进地里。
曹操目前也已经开始在谯县一带推行军屯了——曹操确实很擅于学习,双边镫、甲骑、骑枪都被他搞出来了,军屯也在效仿。
不过,曹操大概很难学到刘备这种军屯模式。
刘备这边的军屯,是按照之前一直运行的军队晋升体系运转的,已经运行了十年了,最初的那些元老部曲,现在基本上都成了军司马或曲侯。
像国渊这样的典农校尉其实是督导官,实际的军屯管理都是刘备的本部军队在做,以精锐部曲担任屯长,用士兵们管理佃户,佃户则提供粮草和民夫人手。
同时,从佃户中提拔新兵,按照军队的军功升迁逻辑晋升。
本部军队是全脱产的,因此数量一直都只是缓慢增加,士兵数量不会特别多。
表面上看,刘备对手下人似乎有些‘苛刻’,好几次都没给部下酬功,但实际上这是因为刘备部下的士兵本来就有独立的升迁体系。
如果额外接受太多的朝廷封赏,反而会动摇这个已经搭建好的基础。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