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拭的习惯动作。
她想起高海文在2012年审计会议上的录像——
他习惯用右手无名指敲击桌面。
每次发言前都会快速擦拭眼镜。
“小李,把2012年高海文在海南的所有影像资料调出来。”
林雅头也不抬,“重点看他喝咖啡的动作。”
小李动作利落的照办。
屏幕上,高海文坐在海南酒店的露天餐桌前。
右手端起咖啡杯,无名指轻叩杯底——
杯底的螺旋纹路与纸袋污渍完全吻合。
小李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定制款。
杯底的纹路是手工雕刻的海浪图案。
全球只有三家咖啡店提供这种服务。”
“兴隆咖啡的三亚旗舰店。”
林雅调出消费记录,“2012年7月14日。
高海文在此消费三杯炭烧咖啡。
带走两包现磨粉——
备注栏写着‘用于商务接待’。”
另一位审计员小王,举着证物袋凑近灯光:“林部长,纸袋内侧有残留粉末。
显微镜下显示是咖啡渣和椰壳纤维——
和兴隆咖啡的炭烧款成分一致。”
10点05分,便携式指纹检测仪的蓝光扫过审批栏时。
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半枚指纹在光束中显形,纹路清晰得仿佛昨日留下。
林雅取出高海文2012年员工档案里的指纹卡。
对比结果让她太阳穴突突直跳——
七处特征点完全吻合。
包括箕型纹中心的小眼和边缘的小桥结构。
“99.2%的匹配度!”
小李的声音带着颤抖,“除非是克隆人,否则不可能是别人。”
林雅拨通赵长天的电话:“赵总,指纹匹配度超过预期。
但有个问题——审批栏原本应该有高海文的手写签名。
现在却被人为剔除了。”
“陆明的人事档案里提到——”
赵长天的声音带着冷硬,“他2012年参加过集团组织的‘文件修复培训班’?
擅长摹仿笔迹和去除墨迹。”
林雅转身看向档案柜内侧,一道新鲜的划痕映入眼帘。
她用指尖丈量划痕长度:5.3厘米,深度0.2毫米。
边缘有细小的金属碎屑——
那是裁纸刀高速划过的痕迹。
“有人用裁纸刀刮掉了原始签名。”
她对着镜头展示划痕,“手法熟练,但匆忙间留下了咖啡渍和指纹。
这说明高海文原本在审批单上亲笔签名。
但后来意识到风险,指使陆明篡改档案。”
10点15分,林雅调出2012年的《档案管理办法》。
第十条明确写着:“原始文件不得擅自修改。
如需更正需双人在场并附情况说明。”
而这份分配表的修改记录里,只有陆明的单人签名。
理由栏写着“纸张污损”。
“高明团队刚发来消息——”
赵长天的声音混着视频会议的背景音,“陆明在2012年12月突然全款购买了松江的房子。
首付比例70%——
以他当时的工资,根本不可能。”
林雅翻开陆明的银行流水。
2012年7月20日,一个尾号“7389”的账户向他转账80万元。
她放大账户信息,开户行是“三亚市农商银行”——
正是陈宇泽的主要资金往来行。
10点25分,林雅在档案柜最底层发现一个黑色U盘。
插入电脑的瞬间,屏幕弹出加密文件夹,命名为“高董特批”。
她输入“Ghw”,文件夹应声打开。
里面是2012年滨江花园项目的原始审批单扫描件——
高海文的亲笔签名赫然在目。
日期为2012年7月15日14:28,与oA系统记录分秒不差。
“小李,马上把这个发给司法鉴定中心。”
林雅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对比扫描件的创建时间和修改记录——
如果是2012年当天生成,陆明的篡改罪名就坐实了。”
小李突然指着屏幕右下角:“林部长,扫描件的创建者Id是‘L’——这是陆明的拼音缩写。”
林雅看见档案柜内侧用铅笔写着一串数字:“0”——
正是高海文审批的精确时间。
她掏出手机拍摄,铅笔痕迹轻轻一擦就掉,显然是近期留下的。
“林部长!”小王突然惊呼,“陆明的办公室电话打不通,手机也关机了!”
林雅抓起桌上的指纹报告,向电梯方向狂奔:“通知安保部封锁所有出口,陆明要跑!”
电梯上升的数字跳动如心跳,林雅盯着指纹报告上的“99.2%”。
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