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的守护和近乎溺爱的支持下,在烹饪班里“特殊”
而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苏槿慢慢长大。
那个需要站在小凳子上才能够到灶台的小女孩,渐渐抽条,成为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女。
她依旧沉静寡言,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在拆解研究各种器具,包括但不限于厨房电器、光脑、甚至一些小型机械。
就是在进行着她的“美味实验”
。
她那由垃圾堆里零件拼凑而成的机甲,依旧通过太初的渠道,偶尔为她和太初换来维持生活和支持她“研究”
的经费。
没有人知道,这个在烹饪班里显得有些孤僻、却又做出惊人美味食物的少女,其双手不仅能创造出让味蕾惊艳的艺术,更能赋予冰冷的钢铁以战斗的生命。
清晨的星辉学院门口,出现了与这所技校往日氛围格格不入的景象。
印着“星月斋”
、“珍馐阁”
等圣辉城知名高级糕点店和饭店标志的悬浮车,会准时停靠在烹饪系的后勤通道。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搬运着刚刚出炉、还带着温热气息的馒头和各式糕点。
这是学院与苏槿之间持续多年的合作。
由苏槿提供“技术指导”
和核心配方,学院雇佣的助手进行规模化生产,再将成品售卖给这些高端商家。
因为苏槿出品的食物品质极高,在圣辉城的上层圈子里已经形成了口碑,甚至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所得利润,由苏槿与学院平分。
这笔稳定的收入,不仅支撑了苏槿日益精细且昂贵的食材实验,也为学院带来了丰厚的额外资金。
而这些资金,有很大一部分被投入到了曾经无人问津的机甲系。
得益于太初,或者说,苏槿通过太初之手,持续提供的、性能远普通拼装货的机甲,以及逐渐改善的教学设施,
星辉机甲学院竟然真的培养出了几名像样的机甲师和机甲单兵,在圣朝星球乃至周边星域的一些低级赛事中取得了不错的名次。
名声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曾经籍籍无名的盈利性技校,如今竟吸引了一些来自外星、家境不算顶尖但怀揣机甲梦想的学子前来求学。
“星辉机甲学院”
这个名字,终于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笑话。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