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憧憬。
秦王叶凌云的名字,在每一个苍梧百姓心中,已与希望和新生紧紧相连。
千里之外,临安皇宫。
紫宸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而冰冷的气息。
重新坐上那把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赵峥的脸上却没有半分喜色,反而布满了阴鸷和一种病态的苍白。
他枯瘦的手指缓缓抚过冰冷的鎏金扶手,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当日被叶啸天拍案怒斥时留下的无形印记。
每一次触碰,都像针扎般刺痛着他的神经。
他的复辟,充满了戏剧性和讽刺。
关键推手,竟是他曾亲手治罪、打入冷宫的三皇子,赵宣。
更让他如鲠在喉的是,赵宣并非孤军奋战,他背后站着以“三公九侯”
为代表的庞大勋贵集团,以及……那个一直隐在暗处,此刻才浮出水面的女人,也算是他的女儿,赵如烟。
赵如烟……这个贱婢!
竟敢和宣儿走到了一块!
还有那些勋贵,墙头草!
赵峥心中翻腾着怒火与屈辱。
他明白,自己这次能回来,并非这些人力挽狂澜的忠心,而是各方势力在叶家远走岭南、朝局混乱下,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做出的妥协。
他赵峥,不过是被他们重新推上前台的傀儡,一个暂时维持平衡的符号。
他名义上还是大乾皇帝,但龙袍之下,早已威严扫地。
叶啸天当庭的训斥,如同烙印,深深刻在百官心中,也刻在他自己的耻辱柱上。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阶下。
大皇子赵泽,因监国期间的跋扈和与李师宪过从甚密,已被他寻了个由头软禁在东宫。
此刻,阶下百官之,站着那位须皆白、面容沉静如古井的当朝宰辅——李师宪。
李师宪垂肃立,姿态恭谨,仿佛与世无争。
但赵峥知道,这条老狐狸的心里,此刻必然翻江倒海。
自己重新执政,最出乎意料、也最被打乱阵脚的,恐怕就是这位自以为掌控全局的宰辅大人了。
李师宪……赵峥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你以为朕倒了就再起不来了?
你以为扶持泽儿就能架空朕?
你千算万算,算漏了宣儿,算漏了赵如烟,更算漏了……周金玉!
是的,周金玉!
宁国公周金玉!
这位在赵峥倒台期间“恰好”
离京,踪迹难寻的国公爷,才是串联起赵宣、赵如烟与三公九侯的关键人物!
他的能量和人脉,在关键时刻挥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李师宪这段时间专注于朝堂争斗和“辅佐”
赵泽,竟忽略了这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
赵峥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李师宪那层恭顺的表象,直刺其内心。
他能想象到李师宪此刻的困惑与警觉:陛下为何能回来?三皇子如何说服了勋贵?周金玉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我的布局哪里出了纰漏?
李师宪确实心绪难平。
他自认算无遗策,将赵泽推上监国之位,自己稳坐中枢,眼看大权在握。
赵峥的突然复辟,如同一记闷棍,打得他措手不及。
他飞快地复盘着:赵宣……他何时与勋贵搭上了线?
还有跟在赵宣身旁的如烟,她不过是霓凰公主身边的婢女,哪来如此能量?
周金玉!
一定是周金玉!
这个老狐狸,消失这么久,原来是在暗中布置!
我大意了!
竟被他钻了空子!
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周金玉的出手,意味着勋贵集团对文官集团的又一次强势反扑,他李师宪当其冲。
“众卿平身。”
赵峥的声音沙哑而疲惫,却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威严,“年节将至,本该与民同乐。
然,国事艰难,百废待兴。
朕既归位,自当励精图治,重振朝纲。”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李师宪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李相。”
李师宪心头一凛,上前一步,躬身道:“老臣在。”
“朕不在的这些时日,辛苦李相操持国事了。”
赵峥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听闻泽儿监国期间,诸多奏疏,皆由李相‘代为批阅’?”
李师宪背心瞬间渗出冷汗。
赵峥这是在敲打他!
他连忙解释:“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