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肥办下24小时健身房会员,总在深夜独自锻炼时听见有人喊我名字。
私教委婉提醒:“我们午夜班没有安排教练,你可能是幻听。”
我不以为然,直到在镜子里看见跑步机后站着个穿员工服的男人,正对着我后背无声指导动作。
调取监控却现我始终对空无一人的器械自言自语,动作却异常标准专业。
前台翻出档案册苦笑:“你描述的那位教练,三年前猝死在杠铃区——他生前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帮会员练出完美身材。”
---
体重秤上那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我所有的侥幸。
毕业三年,工作稳定在格子间,身材却像了酵的面团,不可抑制地膨胀起来。
体检报告上飘红的指标,买衣服时店员含蓄的“没有您的尺码”
,都成了扎在心头的刺。
于是,当看到这家新开的“力健”
24小时健身房,打着“自律给你自由”
的标语,并且推出力度惊人的开业优惠时,我几乎是怀着一种悲壮的心情,刷了卡。
为了健康,也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心。
第一次去是周末下午,人声鼎沸,跑步机都得排队。
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蛋白粉的味道,器械碰撞声、沉重的呼吸声、健身教练中气十足的指导声交织在一起,让我这个新手无所适从,笨拙地摆弄了几下器械,就灰溜溜地逃走了。
这样不行。
我决定错峰出行——深夜去。
反正我是夜猫子,而且深夜人少,没人会看到我那蹩脚的动作。
第一次深夜健身,感觉果然好多了。
晚上十一点过后,健身房空旷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只有几盏主灯亮着,大部分区域隐没在阴影里,只有器械区的灯还顽强地亮着白光。
我戴上耳机,隔绝外界,踏上跑步机,开始与脂肪搏斗。
大概过了半小时,我正在做一组哑铃弯举,动作变形得厉害。
就在我龇牙咧嘴、快要放弃的时候——
一个清晰的、低沉的男声,突然穿透了耳机的音乐,钻进我的耳朵:
“核心收紧,手腕别翻。”
我猛地一惊,停下了动作,摘下耳机,环顾四周。
器械区空荡荡的,只有冰冷的钢铁泛着光。
力量区更深的地方,灯光昏暗,看不真切。
远处操房黑着灯,更衣室方向也毫无动静。
听错了?是耳机里的指导语音?可我明明记得听的是摇滚乐。
我摇摇头,重新戴上耳机,没当回事。
接下来的几天,只要我深夜来锻炼,这种情况就会时不时生。
有时是在做卧推,感觉姿势不对时,会听到“沉肩,肘部别打开太多”
;有时是在练深蹲,会听到“膝盖方向跟着脚尖,背挺直”
。
声音不高,但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口吻,每次都在我动作变形的关键时刻响起,一语中的。
我开始觉得有点邪门了。
这健身房,难道还带人工智能纠正动作的?可我看了一圈,没现什么隐藏的摄像头或者音响设备。
有一次,我故意做了一个极其错误的硬拉姿势,腰部反弓得厉害。
“停!
腰会断的!
髋部力!”
那个男声立刻响起,带着一丝明显的焦急。
我彻底毛了。
这绝不是巧合!
第二天下午,我特意找了个看起来面善的私教,买了节体验课。
课上完后,我装作不经意地问:“教练,咱们这儿晚上……有教练值班吗?就是那种,会远程指导动作的?”
那私教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哥,你想多了。
我们晚上十点就下班了,哪还有教练。
24小时开放,主要是给会员自己锻炼的便利。
你是不是太累了,出现幻听了?有时候疲劳过度是会这样的。”
幻听?我皱了皱眉。
一次两次是幻听,这都连着快一周了,每次指导还都精准无比,也是幻听?
我心里疑窦丛生,但也没再多说。
又过了几天,一个周五的深夜,我照常在器械区挥汗如雨。
那天练的是背。
我对着墙镜,做着高位下拉,努力感受背部力,但总觉得哪里不对,胳膊倒是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