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辉想了想,晚上约常正平吃饭,沟通一下部分区县干部的轮换问题。
常正平答应的很快,直接开口邀请陈小辉去他家里吃饭。
常正平对陈小辉的意见很认可,不过还是解释的说道:“因为恒盛县的特殊原因,近几年哪里的干部都采用高配,同时因为距离市区远,也就诞生了二级巡视员担任县领导。”
“现在看来也不合适,年龄和职务的确影响事业心,你说一下你的方案吧。”
“嗯,我认为调任梅晓歌担任恒盛县县委书记吧,年轻人有干劲,在田立信拿下以后由他接任吧。”
“至于孙海洋,既然没闯进,一个县同时调整两任也不合适,给梅晓歌做好辅助工作吧。”
“九原县的曹立新,整天正事儿不干,带着县里待在县宾馆研究床翻身响不响,毛巾掉不掉毛,枕头要不要用荞麦皮的……”
“这样的干部担任县领导领导一地经济发展不合适,反倒是搞接待保障倒是正好对口,我认为就由他来市里担任接待处长吧。”
“至于接任干部的市里考虑吧,县长的话虽然表现还不错,但是不符合异地调任流程,先调整曹立新再考虑县长调任外县担任一把手。”
……
陈小辉介绍完,常正平对这些没有意见,和陈小辉讨论了相关联的干部任命。
陈小辉提的并不多,给常正平留了很大的发挥余地,常正平也顺势提了几个干部。
并且在陈小辉能看出来,常正平是按着陈小辉的原则,人选都是干净的能干事儿、肯干事儿的年轻干部。
调整一个人,底下就是一连串人的调整,俩人也只是调整了大的框架,至于其他的,肯定是组织部来填充了。
虽然县委书记和县长是省管干部。
但是市里有建议权的,市常委会讨论研究之后向省里推荐,省委批准后任命生效,大部分省份的县长只需要在省委组织部备案。
并且推荐99.999%的直接同意,本市提拔的基本都是这样的任命程序。
除非是省里下放,那是由省里直接任命。
不是说县委书记和县长是省管干部,市里就管不了他们的任免。
就是非常委的普通副厅级干部,除了省里直接任命外,也可以市里推荐。
区别就是任命文件里:批准某某某担任什么什么职务,决定任命某某担任什么职务。
名义里祁同伟上位副省长,在汉东省常委会讨论,就是想走推荐任命程序。
看不清楚形势的自已找不自在,或者说拿祁同伟的任命试探沙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