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到如今,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要么回归汉朝,要么以死明志。
死说起来容易,但是真到那一步,需要极其强大的内心作为支撑。
正所谓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第二日清晨,秦狄拿到了孙乾递交的奏章,仔细翻阅后,对襄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襄城的现状算是在意料之中,外强中干。
粮草有一些,但府库内的银钱却是一文没有,全都被康渊怊运送到了交州城。
至于税赋,比以往增收了两成。
秦狄很清楚,交州百姓缴纳的这些赋税,都会变成一支支羽箭,最后射向汉军的兵士。
城内情况如何暂且不提,这份奏章上的字体,倒是令秦狄眼前一亮。
只见那字如龙行虎步,笔走龙蛇,铁画银钩之间尽显豪迈之气,让人看了不禁拍案叫绝。
“这份奏章,是由何人所书?”
听到皇帝询问,孙乾拱手道:“回陛下,是襄城府库一位库司所书写。
上面的内容,乃是各位大人合力提供,未敢有丝毫隐瞒,是襄城目前最真实的状况。”
秦狄点点头,孙乾的这话他倒是深信不疑。
奏章上已经写得很清楚看了,襄城除了大军所需的粮草,已经不剩什么了。
短暂的沉吟后,秦狄决定还是先召见昨夜归顺的官员。
目前的襄城,已经成为了大汉的一座孤城,必须要稳定城内百姓,免得他们生出祸事。
秦狄想将襄城作为一道防线,将这里作为一个征讨交州的中转兵站。
城池的规模够大,除了城内百姓,再容纳十万大军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要想利用好襄城,就必须要先获得城内百姓的支持,这样才更有利于大军的驻扎。
大堂之内,一片肃穆庄严之气弥漫着。
秦狄高居于位之上,他身穿着一袭黑色的龙袍,头上戴着旒冕,身姿挺拔地端坐在那里。
尽管这仅仅是帅府,但在秦狄的坐镇下,却散出一种与未央殿不相上下的威严气势。
而那些昨夜归降的官员们,则纷纷恭敬地大礼参拜。
他们一个个低着头,神情庄重而虔诚。
在秦狄的面前,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