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朕刀剑无情!”
话音未落,堂上那些跟随孙乾前来的将士纷纷跪地,齐声高呼:“我等愿誓死追随皇帝陛下,效忠大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出的声音却异常响亮,仿佛要冲破云霄一般。
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力量,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秦狄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了那些文臣,闪过些冰冷之意,缓言道:“朕不为难你们,不降也无妨,朕只留你们性命,至于你们的家眷,放心好了,不会受到牵连。”
这句话极其的耐人寻味,他们现在根本就没有时间想那么多。
秦狄的话,似乎是给他们提了个醒,又似乎是在以此为要挟。
短暂的震惊过后,部分官员回过神来。
彼此间相互对视几眼,最后纷纷跪地表态,愿意归顺大汉。
其中不乏也有几人,依旧挺着胸膛屹立在大堂内,甚至故意将头扭向一侧,看都不看秦狄一眼。
秦狄看着他们几人,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开口道:“好啊,既然你们如此拥护康渊怊,那就去黄泉路等他吧!”
话音刚落,范老的手一挥,屋内的天子卫队便冲上前,将那几人押住。
就在这时,极具戏剧性的一幕生了,只见几人突然开始变得慌乱,口中高呼。
“陛下,饶命啊!
臣愿意归降!”
“陛下开恩呐!”
……
他们想的很简单,不是不可以归降,只是想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表现的刚烈一些。
待到皇帝再次劝降之时,顺理成章的归降,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没有太大的价值。
然而,秦狄压根就没有再次劝说他们归顺的打算。
面对他们的话,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大手一挥,士兵们便将他们拖了出去。
大堂内瞬间安静下来,秦狄再次开口:“从今往后,襄城便是大汉的领土。
望诸位与朕一同努力,让百姓安居乐业。”
说罢,他看向孙乾,“孙将军,城中事宜朕需要一份详细的介绍,天亮之后,朕能否看到你的奏章?”
“末将领命!”
孙乾抱拳领命。
秦狄点点头,看向刚刚归顺的那些文官,缓言道:“孙将军乃军中武将,对城内政务多有不解。
诸位乃襄城的主政官员,今夜可有人愿意辛苦些,助他一臂之力呀?”
“谨遵陛下旨意,我等定会竭尽所能,协助孙将军。”
众人纷纷做出回应,并未以臣子身份自称,虽然刚刚已经选择了归降,但皇帝并未委以官职。
说的直白些,他们现在虽然是官身,但却是无品无官衔的状态。
这意味着他们虽然拥有官员的身份,但却没有明确的品级和官职。
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权处置襄城的政务,地位也会稍微显得有些尴尬。
既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正式的官员。
这种情况就相当于是幕僚一样,只能出谋划策,说些建议性的话。
并不是皇帝舍不得这些官职,他需要点时间,去观察和了解这些人,以便更好地安排他们的职位和工作。
至少现在秦狄对这些人的表现还算满意,微笑着点头道:“很好。
朕不强迫你们,去留自便。
朕还有事,明日再和你们叙话。”
随后,他在范老和一众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大堂。
皇帝离开后,孙乾暗暗长舒口气,转身看向众人,拱手道:“诸位大人,正如陛下所言。
孙乾虽是这里的主将,却从未干涉过襄城内政。
皇帝旨意已经下达,还望各位真心归顺的大人,全力相助,完成陛下所需的东西。”
这句话说的高了,尤其是那句真心归顺,彻底将他们想离开的想法堵死了。
这个时候离开,日后必将会被人猜忌。
将见他们无人离开,孙乾开始安排善后工作,与他们一起商讨城中事务。
众人集思广益,整理关于这座城池的一切,展现出他们的才能,同时也想尽快让皇帝看到他们的能力。
夜晚的襄城渐渐恢复了平静,大堂内所有文官聚集在一起,整理着襄城政务,但人们的心中却波澜起伏。
他们知道,这里的局势已经生了改变,未来或许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汉帝的口碑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仁政爱民,有人说他好色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