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嘴上不能直接拒绝皇帝,只能说的委婉些。
“如果用此茶赚钱,你可有什么法子?你们其他人也可以说说,只要是生财之道,即便说错,朕也不会怪罪尔等。”
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一人作答。
“你们可是有什么顾虑?”
秦狄再次问,人群中缓缓走出一人,拱手施礼道:“陛下,小人有一计,或可生财。”
“说来听听。”
“小人斗胆,请问陛下,此茶产量如何?”
对于他的询问,秦狄并没有恼怒,反而面露欣赏。
经商之道,便是如此。
不闻不问,连产量如何都不知道,贸然去做评判,确有不妥。
“这种茶在南疆较为常见,为山林中自然生长的茶树,至于具体产量,就不必朕多说了吧。”
秦狄说的没错,他在南疆将近一年,见过很多这样的茶树,多如牛毛,产量要多少有多少。
只见那人思索片刻,这才继续说道:“陛下,既然茶叶的产量较多,小人以为不妨将此茶列为中品或是下品。”
秦狄:“这样的茶叶定为中品尚可,说它是下品,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陛下,凡我朝百姓,无论是达官显贵亦是寻常百姓,都有饮茶习惯。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珍品茶叶,乃各地进贡所用,民间少之又少,价比黄金。
上品茶叶,多为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享用,其价格依旧高昂。
中品茶叶,多为常见,酒楼茶肆,或为商贾富户所享用,价格适中。
至于这下等茶,多为寻常百姓饮用,其价格自然也就低廉。”
“今日小人就重点说说这下等茶,又俗称粗茶,价格虽然廉价,但我朝百姓众多,哪怕南疆茶叶可供应我朝三成百姓享用此茶,就按每人每月只需一文,一个月下来,所获银钱仍有百万之多。”
秦狄:“你是说薄利多销”
时至此刻,秦狄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
前世极为常见的手段,自己怎么就没想起来。
“陛下圣明,小人正是此意。
小人方才所言,每人每月一文,只是最低标准,实际消耗的银钱,只多不少。”
秦狄:“此话言之有理,朕若将此机遇交给你,你敢不敢接受?”
“承蒙陛下隆恩,若是可以,小人愿意承担南疆境内所有茶叶的贩卖。”
这句话出口,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负责南疆境内所有茶叶的贩卖,这是多大的口气。
要知道南疆到中原的道路并不通畅,众人是费尽周折才抵达此地。
崎岖颠簸的道路,早已出他们的想象。
如果没有浑厚的财力作为支撑,能不能将货物运送到行峪关都是个难题。
“呵呵,口气不小啊,能说出这样的话,看来你的财力很雄厚嘛。
既然你开口了,朕就应了你。
朕给你半年时间,在此期间,凡是经由你手贩卖出去的茶叶,赋税全免。
倘若半年后看不到你给南疆带来的收益,朕不仅会将茶叶的贩卖权收回,还要追缴你所贩茶叶的赋税,敢不敢放手一搏。”
秦狄不怕他狂妄,就怕他是在吹牛。
偌大的南疆,少说也有上万棵茶树,而且都是那种参天大树,只要南疆族人勤快些,每个月采摘几万斤轻而易举。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对方有没有这个财力,若真敢接下这份重任,秦狄甚至可以考虑,先让他将茶叶拿去贩卖,银钱之事,待到将茶叶贩卖出去后在做结算。
“多谢陛下隆恩,小人可先行支付五十万两白银作为定金,交付给南疆。
而朝廷赋税,亦可如数上缴。”
他的这番话,再次令屋内众人瞠目结舌。
不仅他们,就连秦狄都有些迷糊。
哪来这么一位财神爷,主动送钱?
尽管秦狄心中有些许震惊,面色看不出任何变化。
五十万两白银对他而言,不算钱,但这笔钱对南疆而言,意义就不同了,促进南疆经济而跨出的一大步。
“好,有尔等深明大义的商贾,南疆未来,指日可待。
朕还没来得及问,你是哪里人士。”
“启奏陛下,小人乃京都人士,前几年到梁都经商,不久前得知朝廷要开拓南疆商路,便想为朝廷分忧。”
“不错,难得你有这份心意。
没想到朕在南疆还能看到京都人,也算有缘了,你是京都哪家哪户,待到朕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