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439章 赴任中下求用爱发电五星好评谢谢大家

第439章 赴任中下求用爱发电五星好评谢谢大家(1 / 2)

王小川愣了一下,看着递到眼前的信纸信封,眼圈瞬间就红了。

&1t;br他有些局促地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才双手接过来,声音有些哽咽:“长……俺……俺识字不多,写不好……”

&1t;br“没事,心里想啥,就写啥。

写不清楚的地方,我帮你看看。

&1t;br告诉家里,现在不打仗了,国家正在搞建设,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1t;br再问问家里,地里的收成怎么样,冬天柴火够不够烧,有没有什么难处。”

&1t;br“哎!

哎!”

王小川连声答应着,像是接到了最重要的任务。

&1t;br他小心翼翼地铺平信纸,把钢笔握得紧紧的,像握着枪一样认真,开始一笔一划地书写起来。

&1t;br他那专注的神情,比任何时候都要严肃。

&1t;br包厢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火车临时停靠,车厢外的热闹。

&1t;br其他警卫员也都沉默着,但眼神里都流露出一丝同样的思绪。

&1t;br陈朝阳就这么看着正与文字“搏斗”

的王小川,目光里带着一丝温和与了然&1t;br王小川写得如有神助,却因为有些字不会写,偶尔抬起头,憨厚地朝陈朝阳笑笑。

&1t;br陈朝阳便会耐心地告诉他,有时还会补充一句:“再加一句………”

&1t;br“嗯!”

王小川用力点头,更加卖力地写下去。

&1t;br列车鸣笛,即将再次启动。

王石磊迅跳下车厢,将封好的信郑重交给了站台上一位戴袖标的铁路工作人员,再三嘱托。

&1t;br列车缓缓驶离了济南站。

&1t;br王小川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家乡山水,手里还残留着那个大地瓜的温暖和甜香。

&1t;br乡愁如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却已沉淀为心底更坚实的动力。

&1t;br经过长达四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列车终于在第三天的清晨,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驶入了上海北站。

&1t;br月台上人影幢幢,蒸汽与晨雾混杂,模糊了视线。

&1t;br这里是赴任京州前的最后一个停靠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华东局所在地。

&1t;br其辖沪、苏、浙、皖、闽、鲁各省市一切党军政,&1t;br他必须在这里完成必要的程序,将组织关系从军队系统正式转入华东局,再由华东局介绍至京州的地方与军事单位。

&1t;br“长,到了!”

警卫员王石磊低声提醒,同时示意其他同志开始整理行李,做好准备。

&1t;br陈朝阳合上手中那本《莫斯科装甲兵战术教程》,将目光投向窗外。

&1t;br与北平车站的庄重、东北车站的紧张、以及沿途大多数车站的简陋不同,上海北站展现出一种奇特的混合气质:繁忙、拥挤,带着远东第一大都市残留的底子,却又处处烙印着新时代的印记。

&1t;br月台上,穿着各式各样棉袄、中山装、甚至旧西服的人群熙熙攘攘,扛着行李的乡亲、提着公文包的干部、穿着工装的工人、还有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的车站工作人员。

&1t;br高音喇叭里播放着振奋人心的歌曲和列车到信息,但仔细听,还能隐约听到几句软糯的吴语交谈。

&1t;br墙壁上,崭新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建设新上海”

的宣传画,早已覆盖了旧时模糊的香水或香烟广告,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更迭。

&1t;br空气中弥漫着煤烟、还有一股南方城市特有的、潮湿而复杂的气息。

&1t;br这一切,都与朝鲜战场的肃杀凛冽和北方平原的苍茫辽阔形成了鲜明对比。

&1t;br上海,这座刚刚从旧时代挣脱出来的东方巴黎,正以一种略显忙乱却又充满活力的姿态,迎接着它的新生。

&1t;br在王石磊等警卫员默契的护卫下,陈朝阳走下火车。

&1t;br他的服装依旧整洁,一行人沉稳的气质在人群中依然显眼。

&1t;br华东局派来的联络员早已在站台等候,这是一位戴着眼镜、年纪虽轻却显得十分干练的同志,立刻迎了上来。

&1t;br“是陈朝阳同志吗?一路辛苦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同我仰春 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 [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 退隐江湖那些年 老祖宗竟是我儿子 灭世魔龙三岁半 [综武侠]穿成过儿他姐之度步天下 灯烬有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