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逆流60年代 > 第283章 来自香港的启示

第283章 来自香港的启示(3 / 4)

灰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册》。

这本图册是他刚刚从场部那间兼做图书馆和资料室的小屋里借出来的。他去借阅时,管理资料的老王头还很诧异,拍了拍封皮上的灰,嘟囔着:“这老古董,除了以前规划科的人瞅过几眼,多少年没人动了。你小子要看这个干啥?”

廖奎脸上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那种专注和一丝面对知识的谦逊,语气平稳地回答:“王叔,最近在研究南方几个省份夏季猪瘟疫情的文献,想看看地理气候条件和疫情传播路径有没有关联,尤其是水系和交通线。咱们这边虽然天冷,但预防工作不能松懈,得提前心里有数。”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无懈可击。结合他“畜牧科技术骨干”、“八一立功受奖者”的身份,以及平日里表现出来的钻研劲头,显得再正常不过。老王头“哦”了一声,没再多问,只是在借阅簿上潦草地登记了一下,便把这本沉重的地图册递给了他。

此刻,值班室里只有他一人。韩志刚被派去马号帮忙,秦大山老技术员大概又猫在哪个角落吧嗒他的旱烟袋,张振山科长则去场部开会了。窗外传来远处联合收割机作业的轰鸣声、人们搬运粮袋的号子声,更反衬出室内的短暂宁静。

廖奎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摊开的地图册上。他的表情凝重,眼神却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器,爆发出惊人的专注力。“精准轨迹指引(初级)”带来的不仅仅是投掷的准头,更是对线条、图形、空间关系的超强记忆和细节捕捉能力。此刻,这项技能被运用到了极致。

他先从熟悉的东北地区看起,确认了嫩江县、哈尔滨市的位置。然后手指沿着那条粗壮的、象征铁路的黑色线条向南移动——京哈线。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疯狂记录着每一个关键节点:沈阳、山海关、天津……线条在此分叉,一条向西南,一条向东南。他的目标在南方,在那片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土地。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了通往东南方向的动脉——津浦线(注:1967年时京沪铁路北段称津浦线,南段称沪宁线,为便于理解,后续统称京沪线方向),继而延伸到沪杭线、浙赣线(注:沪昆铁路东段旧称)、湘黔线……一条横贯中国腹地,连接华北、华东、华中直至华南的钢铁大动脉,在地图上清晰地显现出来。

他的手指无声地划过一个个枢纽站的名字:济南、徐州、南京、上海、杭州、株洲、衡阳、广州……这些平日里只在报纸广播里出现的地名,此刻在他眼中变成了一个个需要攻克、需要规避风险的关卡。他不仅记线路,更记周边的地理环境:哪里是平原,哪里是山区,哪些大江大河需要跨越(黄河、长江、珠江),哪些省界需要悄无声息地穿过。

山脉的走向用棕色等高线表示,河流是蜿蜒的蓝色丝带,湖泊是蓝色的斑点,行政区划用不同的浅色块和虚线标识……所有这些抽象的地图符号,在他眼中都化为了未来可能面对的实地场景。他需要估算距离,判断方位,寻找可能避开主要城镇的荒野路径,以及……最重要的,货运列车的可能停靠点和编组站。

时间在指尖和目光的移动中悄然流逝。值班室外偶尔有脚步声经过,或是其他科室的人探头打个招呼,廖奎都只是抬起头,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略显疲惫的微笑,用手指敲敲地图册,示意自己正在“钻研业务”,对方便会了然地点点头,不再打扰。这层“技术狂人”的保护色,在此刻发挥了绝佳的作用。

当下午的阳光变得倾斜,将值班室的桌椅拉出长长的影子时,廖奎终于合上了地图册。他闭上眼睛,脑海中那幅巨型的、细节丰富的中国地图依然清晰可见,主要铁路干线如同发光的脉络,关键枢纽如同闪烁的节点,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

傍晚,回到那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谢薇已经回来了,正在灶间忙碌,锅里煮着简单的玉米碴子粥,混合着咸菜疙瘩的味道。她看到廖奎,递过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两人快速吃完简单的晚饭,谢薇收拾碗筷,廖奎则借着检查房屋角落的名义,悄无声息地进入了系统空间“幸福小屋”的书房。

书房里灯火通明,与外面昏暗的油灯世界恍如隔世。谢薇稍后也跟了进来。廖奎已经铺开了几张利用系统奖励的纸张反面(正面是过时的宣传口号或报表),用一支削尖的铅笔,开始凭借白天的记忆,默画路线草图。

他的笔尖流畅,一条条代表铁路的粗线跃然纸上,关键的城市节点被用圆圈标出,旁边注明了名称。他画得很快,几乎不需要停顿,“精准轨迹指引”赋予的空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七零吃瓜直播间:恶毒女配爆红了 穿成小农女,开局差点被卖 贵妃怀孕,关我一个面首什么事啊? 在逃小夫人 噬天龙帝姜天叶无雪 贞观小闲王李慎李世民 剑凌九霄逆途 惊!乖宝把爹爹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快穿]南韩体验卡 娘亲开门,乖宝重生后来救全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