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59章 上清储祥宫碑

第59章 上清储祥宫碑(2 / 3)

”“对不住”之言,倒是一个哭包腔来,也是一个说不清爽,一个听不明白。

龟厌还不曾见过这疯子老头这般的伤心,看了他哭丧的走出院门,心下也是个迷茫,呆呆的看了那空空荡荡的院门,不知所措。

龟厌却不知其中缘故,也不晓得那丙乙先生哭些个什么。

宋正平刺配流放之时,那脸上的金印便是这丙乙先生给刺下的。

彼时,宋正平不肯受那些个衙役、刑官的折辱,便求了那丙乙亲手为之。

刺字之时,那丙乙也许下那如兄如父的正平,曾有言“今日污你面目,他日定还一张干净的与你。”

此话倒是不曾与人提起,只是心中郁闷与那病情比他还严重的程鹤说过。

反正那厮也是个疯子,这口风紧不紧的姑且不提。他的话若真的有人信,那人的病也是五百块钱治不好的。

如今,这宋正平身死姑苏,灵位还乡。再见故人,却是个阴阳两隔。许给死人的愿倒是不能耽搁了去。然,这愿却是他一人不能还的。

万般无奈,只得一步一嚎,步步血泪的到那挚友灵前。

龟厌不知丙乙先生内心悲愤,只觉是那丙乙先生哀思挚友而神伤,且是劝也劝不得。心下无奈,于是乎,也寻了适才丙乙先生坐过的台阶之上,一声长叹罢,却也疏解不去心中的郁闷。

上清储祥宫本是一座普通的道观,原名上清宫。

修建于太宗年间,后,仁宗庆历三年毁于大火。

朝廷欲重修了去,然却遭到当朝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包拯的极力反对。

为什么不让重建?

原因是劳民伤财!

于是乎,这片过火的废墟便被改做禁军的军营。

元丰二年,有道士王太初居住于此。并上书“上清宫乃艮位也。事关家中子嗣。不可缺角,不可有煞”。

这句话非同小可,因为这老仙在北宋历史上乃至在道教史上,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说这道士道法高深到能驱神使鬼。具体是不是这样,反正史书上写的有。这怪力乱神的能上正史的,也算是个凤毛麟角了。

而这赵家本身就是个人丁不旺。即便官家有了子嗣也是个年少而夭。

那皇帝一听“事关家中子嗣”这话,且是一惊!

难怪!

看看!看看!这下总算找到病根了!不是我不行!是他妈德风水出了问题!风水你懂不懂?赶紧的吧!

于是乎,一番忙里忙慌的赐钱赐地,招人备料的重修。并御笔赐名:“上清储祥”。

这座道观在历史上其实并不怎么出名。让他出名的是那北宋的文宗苏轼。一笔一气而下,便留得一通《上清储祥宫碑》与青史。

其碑文千字有余。其书洒脱自如,风神秀劲,有圆熟自然之美。

原石于景炎、祥兴年间损毁,今仅存宋拓残本。有喜欢书法的大拿,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不过不在开封,这通碑的拓片现存于吉林省博物馆,属于一级文物。有兴趣的朋友且去一观。

咦?怎的在吉林?嘿嘿,我不告诉你。

这通碑文的大概其说的是:

一是修建上清储祥宫用的是太皇太后和皇帝的私有财产,并没有官员们说的劳民伤财,这里予以澄清。

既然是我们自己出的钱,宫殿修建的再富丽堂皇也不为过。所以御史言官们可以休息了,别再出来个包拯那样的没事干瞎逼逼。

第二,其上所述“大率依本黄老,清心省事,薄敛缓狱,不言兵而天下富”这个也迎合了大文豪的老上级,亲密战友——太后,滔滔姐的重要治国思想。

但是,到了哲宗这朝,官家赵煦却不这么想。

“清心省事,薄敛缓狱”?

我去!要不要我录下来,让你再听一遍,你究竟都说了些什么?

不让收税哪来的钱养兵?

“不言兵而天下富”?你想什么呢?天下富,还没个趁手的家伙拿在手里,那就是一个待宰的肥猪啊!

没点獠牙还白白胖胖的?那不是勾引别人来抢啊!

你倒是有那写文章的闲工夫,劳驾去劝一下北方的那帮游牧民族。也让他们清心寡欲,也让他们无为而治?

这心眼缺的,都别打仗了!花钱伤身体的。

大家一起“黄、老、浮屠”的不好吗?一起赚小钱钱岂不是天下太平?

倒是北宋兵家李纲所言中肯,其在《论和战札子》所言:“中国为和所误者多矣,十馀年来持和议之说,一切苟且,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农民将军 三国大军湿家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一梦维艰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