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辰工作了,这些人敢蹬鼻子上脸,连工钱都不给。”
当晚徐晨在家招待土根,高俊,高烈等高家寨乡亲。
酒足饭饱之后,徐晨询问道:“高俊,你老实告诉我,孟津亩产两石,是不是你们集中了整个河南行省的鸟粪石弄到出来的”
“我也是种过地,亩产200多斤,凭你高俊的本事,咬咬牙还是能做得到的,但现在亩产300斤,还是在这种大旱之年,一个县的土地都能做到,高俊如果真有这种本事,神农庙就应该有你一个位置了。”
高俊,土根愕然,现场的气氛沉默下来,半天后,土根道:“元首,我们没想欺骗你呐,只是想弄个好成绩出来,亩产两石的麦子是真有,而且我们农场,还出栏了上万只鸡,养出了一头500斤重的猪,你要是不相信,我现在就回农场把这头猪拉给您看。”
徐晨没好气道:“你们亩产两石有什么用,民朝需要的是天下的粮食都有两石,一头猪有500斤我相信,但你能把每头猪都养到500斤重。”
他又不是没听过部队猪王的故事,专门用来检查的。
高俊道:“元首,您如果真能给我足够多的鸟粪石,我真能向您保证整个河南行省的亩产能达到两石。”
徐晨翻白眼道:“有足够的鸟粪石,我还能达到亩产千斤,这种祥瑞以后不要搞了,一步步修水利,提升粮食产能更重要,搞这种架子对整个天下没有意义。”
而且你们不要以为这是好事,亩产越高,你们收的田赋就越多,到时候民朝按照你们上报的数字,平价购买粮食,到时候只怕你们要饿肚子卖俩。”
而后他严肃看着两人道:“民朝的事情你们少掺和,安安心心的种地,老老实实的上报收成,不要想走什么歪门邪道,有人威胁你们跟我说。”
“但如果你们走上了邪路,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即便是我也保不住,你们听明白了吗”
土根与高俊听徐晨说的这么严肃也是吓了一跳,马上道:“明白。”
大同社,招待所,孔晨找到了田见秀居住的地方。
莲娘一开门喜道:“孔大哥,你来了,来,小月,文华快来见过你们孔叔叔。”
这些年田见秀到处跑,莲娘为了照顾自己丈夫的生活,找到一份护士的差事也跟着田见秀在西南地区
而他父亲母亲跟着他大弟宋建国在耀州照顾自己的孙子。他二弟宋建华是戏曲团长,时常要深入北方的乡村,一家人已经很少见面,所以莲娘特别渴望遇到一些熟人。
田见秀的长女与儿子听话道:“孔叔叔好。。”
孔晨激动笑道:“好好,这是孔叔叔给你们的礼物。”
说着他从自己怀中拿出两件用黄金打造的长命锁。
这个时候田见秀看到这幕皱眉头道:“你也是知道社里的规矩,这么贵重的物品不能收,快拿回去。”
孔晨无奈道:“我以为以我们的关系,应该不用在意这些。”
田见秀道:“社里的规矩就是这样,就是亲兄弟也不行,拿回去。”
莲娘也说道:“孔大哥,你的心意我们收到了,这东西还是拿回去吧。”
孔晨无奈只能把两个长命锁收起来。
两人坐在大厅,莲娘给他们各自上了一杯茶。
孔晨看着田见秀道:“你苍老了很多,在西南的战事很不顺利吗”
田见秀苦笑道:“那些土司倒不难打,只是西南的气候太恶劣了,很多士兵水土不服,病死了,我也生了一场大病,差点交代在西南。”
“好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西南的土司已经清缴完了,以后这片广大的地区就归顺我大同社了。”
而后田见秀看着孔晨笑道:“你倒是富态了很多,看来这些年过得不差。”
孔晨笑道:“多亏了元首给的政策好,又有社里的兄弟们帮扶,这些年我的蒸汽纺织作坊越做越红火,今年开始接火车零部件的单子,利润还不错,一年还能赚个十几万两。”
而后他感到委屈道:“元首一直说要权责对等,但对我等太苛刻,我的蒸汽作坊,一年为大同社提供了几十万两银子的税收,养活了300多工匠,我对社里是小有功劳的。”
“但这次,元首说加税就加税,个人所得税,奢侈品税,房产税板子全打在我们身上,这些税下来,一年又要多交好几万两银子。”
田见秀皱眉头道:“人要知足和感恩,当年我们在米脂是什么情况,全身穿的破破烂烂,如同乞丐,连一件遮羞的衣服都没有,但凡没有元首的赈济,我们兄弟早就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