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圣叹嘲讽道:“能不丰收,给最好的田地,最多的肥料。集中一县一府的力量就弄这一块土地,这还能不丰收,而后就这块土地代表全县的土地了。”
“这等盛事我怎么能不参加,所以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通记录下来,交给了元首,想来元首现在也应该看得到了。”
陈子龙哑然失笑,他刚说大同社员实事求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遇到了弄虚作假之事。
而后他只能深深的叹息,大同社员也是人,他们也需要政绩。
元首府。
徐晨正在翻阅着金圣叹,高登这些记者地方调查报告,在大同社内,记者的权限是很高的,说他们是白衣御史一点也不为过。
徐晨就是想要通过他们了解地方上发生的事情。对于那些歌功颂德的报告,他一律一扫而过,这些在民朝巡抚文书当中他看多了,不用继续再看一遍。
很快他就看到金圣叹的乡村调查报告,上面的内容让徐晨眉头紧皱,这上面的内容让他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历史轮回了。
去年以来,民朝下属各州县建设的农场越来越多,光上报的成立的农场就有上百个,而今年这些农场普遍丰收,亩产都是一石五斗以上的。
刚开始徐晨只是以为,建立了农场,提升了生产力,理顺了生产关系,粮食增加的数量也不算太多,所以他以为这是正常的现象。
结果金圣叹告诉他,最多的人力物力,这才有了现在的丰收。
而后大同社官员用农场的丰收代替成为全县丰收,这不就相当于跑出一个短跑的成绩,。
但其实这样的丰收对一州,一县来说其实是不划算的,把这些人力和鸟粪石用在更多的土地上,虽然不会出现一两块高产的田地,但整体上粮食的收益会更大。只是这样就不出众,这种田地泯然为众人,算不得成绩。
虽然这只是金圣叹一家之言,但根据他的经验来看,很大可能是真的。
徐春无奈叹息:“想要粮食增产,果然还是要多施化肥。”
“邪道招人恨不是没有理由的,虽然能出成绩,但也要付出代价。”
而后他又看到高登的工匠调查报告,他知道工业化,从来不只是财富的制造机器,更是一个吞噬人命的恶魔。
所以对于工业化期间造成的死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这是工业化必须要交的学费,可以减少,但不可能不交,哪怕是到了现代那些工业城市,机器切断手的事情也是一抓一大把。
他自认为给这个恶魔已经上了几道枷锁了,好歹能限制他吞噬人命的数量。
但显然他准备的枷锁在江淮行省几乎是失效了。官府的工匠司讲程序,根本不管工匠的实际需求,工厂的兄弟会听东家的。
徐晨喃喃自语道:“本土的招式不顶用,那就试试洋和尚的招式吧,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哪怕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些人也要站在工匠一边吧。”
资本果然就是这么贪婪,要把最后一个铜板也给转走,不想办法给他多套上几层枷锁,拉高他的底线,他能拖着整个世界进入地狱。
“高磊!”
“在!”
徐晨道:“去找都察院的李文兵与税监部的刘宗敏过来。”
没多久,李文兵和刘宗敏来到元首府道:“元首您找我们”
徐晨道:“坐!”
而后徐晨把高登的工匠调查报告给他们看。
李文兵看完眉头紧皱。
刘宗敏看完却压抑激动的内心道:“元首,俺明白您的想法,您是想让俺去扬州拷饷!”
从他成为税监尚书之后,每天都是看各种数据报表,看到他头都晕了,现在虚成这个任务终于能让他一展所长了。
徐晨哑然道:“这种方法只能在开国之时使用,现在不能再用了。扬州是我大同社最繁华之地,但当地的商贾已经开始想要违反我大同社的法令了,但现阶段商贾对我们要建设的大同世界还有用处。
你们去扬州就是去修理这些商贾,树木不修不直溜,对那些违法乱纪,偷税漏税的商贾对我们大同社没有作用,你们把他们毫不留情的清理出来。
以他们来警示其他商贾,让他们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这不但是在保护工匠,也是保护他们自己。”
“这趟扬州之行,以文兵为主,你从旁协助,明白了吗”
“明白!”
而后两人离开元首府,徐晨看着两人身影道:“那些拉低下限的作坊不能留,要不然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到时候不要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