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皇恩二百余年,忠君思想已深入骨髓,他不敢也不能做废立天子之事。
杜麟征打破僵局:“太子的性格类天子,即便登基,一样是要南巡的。不如这样,等我们打下了东吁,就迁天子过去。既然天子不愿承担责任,就让我等来承担。反正从朝廷南迁金陵,天子一直是拱垂而治。”
他引用大同社的理念道:“权责对等。祭祀归天子,社稷由我们来承担。”
祖泽润眼前一亮:“瑞仲兄所言极是!”
他其实早有此想法,每每想到自己打下了东吁,大同军也不再继续进攻他们,承认他们的行为。
但隆武却依旧是天子,还要压在他头上,他就不服气,凭什么这样一个废物能压在他一头,他舍生舍死的打天下,难道就是为了把基业交给这样的废物
凭什么
凭你有太祖的血脉,但即便你有太祖的血脉,你能统治的也只是朝廷原本的土地,而这些土地全部被你朱家给丢光了,东吁又不是朝廷的地盘。
当然祖泽润这些不满压抑在内心,并没有说出来。毕竟地盘还那样没有打下来,不好直接提出分蛋糕的事。杜麟征说出来了,正好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沐天波听了杜麟征的话,也陷入了沉思当中,虽然觉得这样做有负皇恩,但隆武帝这段时间的表现太令人失望,他最终选择了沉默。
大同历十三年(公元1637年)6月25日,昆明校场上,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准备,南明远征军终于集结完毕。
这段时间,祖泽润想尽办法,从逃到云南的士绅那里搜刮了三百多万两银子,用作购买粮草军饷。
这些士绅原本带着家产逃到云南,指望朝廷保护,如今却被强制“捐献”出大部分财产。
当然祖泽润也没有做的太绝,还给了他们一张债券,告诉这些人,等朝廷打下了东吁这些债券就能兑换等价的土地。
逃难过来的士绅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朝廷虽然要了他们的钱,但大同社要他们的命啊。
虽然大同社只是移民士绅,但不是东番岛,就是迁移到儋州这样的蛮荒之地,这和要他们命没什么两样。
更不要说西南地区还有各种奇葩的传闻,说什么他们装船到了海上,就会被大同社的人推到大海喂鲨鱼,虽然这是无稽之谈,但偏偏有很多人信这些。
毕竟大同社对他们下手那是真毫不留情,徐晨对他们做什么事情,士绅都相信,所以这个谣言才越传越广,最后传遍了整个西南地区。
这样一对比的话,只要钱的朝廷还是很眉清目秀的,而且他们也不是一无所获,手中不是还有一份债券,虽然这张债券很像画大饼,但好歹朝廷即便是到了这样危困的局面,还是愿意给他们画大饼。
不像大同社,不要说画大饼,看到他们就是铁拳镇压,所以即便是被祖泽润搜刮了大部分的钱财,他们还是坚定的站在南明朝廷这一边。
此时南征军的统帅是杜麟征,监军是祖泽润,沐天波则留在昆明负责后勤支援。这支军队由五千几社军和一万土司军组成,总共一万五千人,其中一万土司军大部分都是贵族土司,两广土司的士兵。
自从大同社开始改土归流,西南地区战火连绵。面对要改土归流的大同军,土司们不愿放弃自己的地盘和特权,绝大多数都加入了南明军队当中,抵抗大同军。
而大同社也没惯着他们,不愿意接受改土归流,就毫不留情的镇压他。西南地区地势险要,崇山峻岭居多,重型火炮难以进入,但土司也没多少火器。
大同社采取小规模围剿战术,派遣一个营的士兵,配备四门迫击炮,就足够击溃一个几千人的土司营寨,而已有几千人马的土司在西南地区已经算是一个中型土司了。
西南地区在改土归流的同时,也在大力剿匪。被抓的土司和土司兵中,罪大恶极者经审判后直接处死,罪责较轻的则被发配到儋州橡胶园种植橡胶。吕宋被攻占后,又多了个发配地。
许多土司逃到了云南,包括水西安氏、播州杨氏——这两个家族正是十几年前引发西南安奢之乱的主谋。南明朝廷虽然处死了主谋,但两家族树大根深,难以彻底清理。还有思州黄氏、田州岑氏等家族,也带了不少土司兵来。
这些外来土司与云南本土百姓和当地土司矛盾不断,多次发生小规模冲突。
这次让他们出兵东吁,既是为了缓解云南内部的土司矛盾,也是计划将他们迁移到孟养、林邦两地。
大同历十三年(公元1637年)7月15日,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