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409章 ,徐霞客在东宁

第409章 ,徐霞客在东宁(2 / 3)

p>船长桑秋第一个跳下船,拿着一份盖有松江府知府大印的文书,找到了清溪县令叶汉。

“尊敬的县令大人,”桑秋操着生硬的汉语,配合着手势,“这是宋知府阁下签署的契约。上面写得很清楚,每安全运送一人抵达东宁岛清溪县,贵方需支付我价值二十两白银的货物。船上共计一百零三人,这是名单,请您验看。您需要支付我两千零六十两的货物。”

叶汉面无表情地接过文书,仔细核对了印章和条款,然后示意身后的两名吏员上船清点人数。吏员拿着名册,一一核对身份,确认无人中途病逝或“意外”失踪。

完毕之后,叶汉才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书吏吩咐了一句。书吏很快写好一张提货单,叶汉接过盖上自己的县令官印,递给桑秋:“凭此单,可去码头三号仓库提取等价的白或冰。价格按本月官价结算。”

东宁岛在被大同社掌控后,利用其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尤其是引入了鸟粪石作为肥料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能大增。

东宁岛原本就是郑芝龙打算作为产基地建设的,大同社占据此地之后,在解决了粮食问题后,大规模推广甘蔗种植。

同时,新建的厂装备了最新的蒸汽压榨机,改进生产工艺,能生产白,冰,而且品质极高且产量巨大,已成为远东市场上最富竞争力的商品之一,也是各路海商最喜爱的硬通货。

桑秋接过提货单,脸上顿时笑开了,连声道谢:“多谢县令大人!慷慨!您的慷慨如同这大海一般广阔!”

他将提货单收好又道,“我的船需要在此停留几日,补充些淡水和新鲜食物,还请行个方便。”

叶汉摆了摆手:“可。码头章程贴在那边告示栏,遵守即可。”

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那群刚刚下船、惶惶不安的流放者们。

叶汉走到这群人面前,文吏搬来了桌椅和文书,叶汉坐好,开始登记户籍

“姓名”

“徐霞客。”他拱手答道。

“何方人士”

“南直隶松江府江阴县人。”

“可有功名或有甚技能”

徐霞客闻言一愣。功名他一生不乐仕进,连秀才都不是。技能他一生所长,在于探幽览胜,考山问水,著述地理。但这在官方面前,似乎都算不得“正经”技能。

他沉吟片刻,只得道:“略通文墨,读过些诗书。”

叶汉打量了他和他身后几个看起来像是读书人的儿子,点了点头:“看你们样子,像是书香门第。既识文断字,眼下倒有两个去处可供选择。”

众人顿时竖起了耳朵,这是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时刻。

“其一,”叶汉道,“岛上土著部落,社学初开,亟需教授汉文、汉语的夫子。你们若去,可免垦荒之苦,由社里提供食宿,每月还有些许津贴,最重要的是这是我大同社的事业,可享受社内的福利待遇。”

去土著部落教书

徐霞客和儿子们面面相觑,想象中与“生番野人”为伍、语言不通、习俗迥异的画面让他们不寒而栗。众人面露抗拒。

“那……敢问大人,第二个选择是”徐霞客谨慎地问道。

“其二,”叶汉语气平淡,“按《东宁拓殖令》,凡迁移至本岛之民户,每户可授荒田百亩,官府贷予种子、农具、口粮,三年起科。

你们不愿教书,便去下溪村划地垦荒吧。那里是新辟的村落,地广人稀,只是万事都要自家动手,艰苦得很。”

徐霞客与家人低声商议片刻。相比起深入未知的土著部落,似乎开荒种地虽然辛苦,但更自在一些,至少家族人能聚在一起。

很快,徐霞客代表家族回道:“回大人,我等选择去下溪村垦荒。另禀大人,我等家中子弟皆已成年分灶,可否……可否按户授田”

叶汉看穿了他们的心思,但并未点破,只是淡淡道:“可,需立下分户文书,各自承担税赋。不得反悔。”

很快,徐家北被分成了四户:徐霞客和幼子一户,长子徐屹一户,次子徐岘一户,三子徐峄一户。如此,理论上便可获得四百亩土地的开拓权。

叶汉的吏员面无表情地为他们办理了新的户籍文书,上面盖着“东宁府清溪县下溪村”的鲜红大印。

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江南的士绅老爷,而是大同社治下、开发边疆的普通移民。

“你们需在隔离营住满七日。”叶汉吩咐道。

“会有医官每日检查,并用药水消毒,以防带来瘟病。七日后,若无异常,自会有人带你们去下溪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我在秦时做丞相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镇御大明 讨孙平叛传 贞观无太子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映月宫 还和不和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