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层层涟漪。
江南的那些士绅们,原本满心期待著海战的胜利会让他们的贸易更加顺畅,成本更低。在他们的设想中,海上的威胁被扫除,商路畅通无阻,財富將如同潮水般涌入他们的口袋。
可没想到,郑芝龙胆大包天,竟然给他们发“平安旗”,一面旗帜要3000银子,谁也不能例外。
江南士绅们愤怒了,在他们的认知里,朝廷都不敢轻易收他们的税,毕竟他们在江南地区有著深厚的根基和庞大的势力网络,现在朝廷都是靠他们养著。
而如今郑芝龙竟敢拿面旗子就要收三千两,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敲诈勒索。
一时间,南明朝廷当中,参奏郑芝龙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奏摺堆满了朝堂。那些士绅们动用自己在朝廷中的关係,纷纷上书弹劾郑芝龙。他们言辞激烈,將郑芝龙描绘成一个野心勃勃、妄图篡权的乱臣贼子。
在他们看来自己发动舆论,郑芝龙的名声搞臭,让他在江南没有立足之地,郑芝龙应该像以前的武夫一样,跪在他们面前向他们求饶,他们再笑骂几声,粗鄙武夫,不识大义,剥夺了郑芝龙的官位,夺走郑芝龙的船队。
然后现实狠狠的打了这些人一巴掌,郑芝龙对这些参奏的奏本置之不理,对那些江南的士绅也不屑一顾。
如今已是弘光三年,早已不是崇禎二年那个局势相对稳定的时代。现在是拥兵为王的时代,他郑芝龙在海上毫无对手。他的舰队四海,令人生畏。即便是北方的霸主徐晨,若是他不给面子,徐晨照样也得忍。在郑芝龙看来,这些江南士绅算什么玩意,不过是一群只知道守著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跳樑小丑。
郑芝龙反手把自家的“平安旗”再卖贵2000银子,你江南士绅不是喜欢闹,没有五千银子你就不要想出海。
郑芝龙反手一巴掌直接把江南的士绅给打蒙了,郑芝龙你怎么不按常理出牌,你还有没有家国大义,有没有忠君报国之心,这还是大明的將军吗
一时间江南更加疯狂的攻击郑芝龙,官员也纷纷上书內阁,说郑芝龙名为明將,实为海寇,朝廷应该儘早剿灭这股海寇。
但这些奏摺到了內阁之后,侯恂置之不理,这还可以用他们上诉,早在两年前侯恂就知道了,但崇禎年间朝廷就拿郑芝龙没办法,到了弘光朝就更加没有办法了。
一通折腾下来,江南士绅们愤怒的发现,他们居然拿郑芝龙毫无办法。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舆论攻势,朝堂的关係,通通都不起作用之后,也只能忍下来。他们虽然心中充满了怨恨,但却不敢再轻易招惹郑芝龙,甚至还要派人去福建和郑志龙谈判,好歹把“平安旗”的价格降下来。
只是从这以后,郑芝龙的名声彻底臭了,在江南士绅们的口中,他成了一个贪婪、霸道的海盗头子。
但真正引起巨大波澜的事,发生在今年三月。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消息,郑芝龙这几个月时间光卖平安旗和经商就赚了五百万两银子。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轰动了整个江南。半年不到就赚这么多,那一年时间不要赚上千万了,这是一笔真正可以富可敌国的財富。
连侯恂都忍不住了。他在金陵拆东墙补西墙,朝廷的钱粮永远不足。练兵的进度不如人意,军队缺乏足够的装备和训练,战斗力堪忧,战舰督造进度缓慢。
尤其是最后一条,那可是真有可能要人命,现在不但是江南在製造战船,大同社也在製造战船,从南阳到扬州,从江淮到天津,大同社十几个造船厂,玩命的製造各种战船。
虽然东林党可以宣传北人不善水战,大同社即便是有战船,也打不过他们的船队。
但这些威胁是却实实在在,侯恂和文震孟他们想要加大製造战舰的投入,但南明朝廷却没有钱,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著大同社的水师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
现在他知道了有上千万两银子的財富就在眼前,这还忍得了,南明朝廷一切的问题都能解决,这半壁江山就也能保得住。
二月,侯恂先是通过內阁名义,徵调郑芝龙入京。他以为凭藉朝廷的威严,郑芝龙会乖乖听话,只要入了京,如何炮製郑芝龙就轻鬆很多了。
然而郑芝龙却是知道朝廷官员的德行。他的前辈汪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汪直轻信朝廷,最后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郑芝龙可不想重蹈汪直的覆辙,所以他理都不理侯恂的命令,就是待著自己的老巢不动。
侯恂並不死心,后面他又通过天子,以郑芝龙战胜了荷兰人的名义,封他为左都督,封安南侯,加少保。而后还通过黄道周做保,承诺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