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58章 ,江北賑灾,江南党爭

第358章 ,江北賑灾,江南党爭(2 / 4)

蛋白的食物一一吞噬乾净。

加上现在小冰河时期,即便是4月,温度依旧比较低,不利於蝗虫孵化,所以蝗虫还未大范围爆发。

但等五月蝗虫大爆发时,大同社早已经做好了百万的家禽大军,在蝗虫爆发时把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孟津。新乡,王家村。

王兴推著一辆独轮车,运著几款鸡鸭苗进入村子道:“乡亲们,朝廷给大家发家禽了,每户领5只鸡苗鸭苗啊!大家一定要做好標记,可別混啦,更不能养死了。咱想要灭蝗虫,全指望这些小东西啦!”王兴的声音在寂静的村道上迴荡。

听到有东西可领,原本在家中忙碌的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像潮水一般围了上来。

王兴看著围上来的村民,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和一支毛笔,大声说道:“大家排好队啊,领了鸡鸭的,都要在这上面签字按手印。”

很快,一支长长的队伍在王家村道上排了起来。村民们井然有序地一个接一个领取鸡鸭苗,脸上洋溢著笑容。

在队伍的一旁,金圣叹兴致勃勃地看著这一幕,忍不住感慨道:“急民之所急,这才是一个朝廷应该做的事情啊!为百姓服务,没有大胸怀能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吗”

黄宗羲则拿著一本破旧的《蝗虫经》,正认真地翻阅著讚嘆:“蝗虫肆虐中原几千年,却从未有人像这位朱先生一样,把蝗虫研究得如此透彻。尤其是这一次提前警报蝗虫灾害,真可谓是功德无量啊!”

任大任也在一旁点头附和:“这两天已经有零星的蝗虫出现了,但它们数量极其稀少,看来这次的蝗灾应该是被限制住了。”

黄宗羲合上书,认真地分析道:“按这本《蝗虫经》的说法,適合蝗虫孵化的温度是25度到35度之间。现在的温度太低了,孵化出来的蝗虫没多少。不过,要等5月才能真正看出这次蝗灾有没有被彻底限制住。”

大同社已经有温度计,並且按照后世的方法制定了0-100度的温度標准,所以黄宗羲他们也知道温度的概念。

金圣叹听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南明的朝廷,冷哼一声道:“看看中原的百姓为了抗击蝗灾了这么大的力气,大同社更是调动了整个北方的人力物力抗击蝗灾,大明200多年,有做过这样为百姓著想的事情吗侯恂这些人,只知道蝇营狗苟,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黄宗羲和任大任听到这话,也是深深的嘆了口气,心中满是无奈和悲哀。

南明朝廷成立之初就先天不足,前期在大同社的压迫下,他们还能团结在一起,但这两年北方旱灾,蝗灾频发,江南上下都认为大同社短时间內没办法南下,爭斗开始变得激烈起来了。

去年七月,荷兰人不宣而战,派出8艘战舰,对刚刚追剿刘香回到厦门没有戒备的郑芝龙部和明朝官兵发动突袭。击沉、烧毁和弄沉港內郑芝龙和明朝官兵的二十几艘战船。

大明厦门官员在驻军遭到荷兰人痛击后,採取息事寧人態度,找人与荷兰人疏通,表示愿意通知厦门、金门、烈屿、鼓浪屿及附近各岛的百姓送上二十五头牛、二十五只猪和一百只鸡,希望荷兰人不要再伤害百姓,使他们可以继续安心耕种。

9月,荷兰人普特曼斯与刘香在台湾的大员匯合,准备再度进攻郑芝龙。

福建巡抚邹维璉檄调诸將,大集舟师,准备痛击荷兰侵略者,福建总兵郑芝龙担责运筹指挥这场战斗。不久在澎湖的遭遇战中,焚毁荷船一艘,生擒荷將一名,溺死荷兵数百。

10月,由郑芝龙带领150艘帆船在金门料罗湾追上荷兰大船九艘、刘香船五十多艘。郑芝龙报仇心切,奋勇当先,使用铁鉤鉤住敌船纵火焚烧战术,共焚毁荷兰快艇一艘,並捕获另一艘快艇,普特曼斯狼狈退回台湾,刘香更是意外的死在料罗湾,自此郑芝龙独霸整个南中国海。

福建巡抚邹维璉在奏捷书中称:“此一举也,生擒夷酋一偽王、夷党数头目,烧沉夷眾数千计,生擒夷眾一百一十八名,戫斩夷级二十颗,烧夷甲板巨舰五只,夺夷甲板巨舰一只,击破夷贼小舟五十余只,…闽粤自有红夷以来,数十年间,此举创闻。”

这一仗虽然是海战,规模也不算大,但还是引起了整个江南的轰动。毕竟这几年明朝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如今半壁江山都被大同社占据了。他们上一次战胜敌人还是崇禎二年的事了,现在的南明小朝廷的確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

然而,这场原本值得庆祝的海战胜利,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风云突变,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我在秦时做丞相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贞观无太子 还和不和离了 镇御大明 俯仰人间二十春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