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了局部的蝗灾。幸亏大同社建立了严密的防灾体系,地方官员有权直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力扑灭蝗蝻、挖掘虫卵,甚至鼓励百姓捕捉蝗虫换钱,才将灾害控制在小范围内。
但旱情却难以根本缓解。尽管大力兴修水利,北方许多地区也只能改种耐旱的粟、高粱,亩产普遍仅百斤上下,粮食压力巨大。
“江南粮食如今已是我大同社安稳天下的基石。”李岩望着无垠的稻田,语气沉重而欣慰:“自收复江南以来,我们筑堤修渠,均田免赋,推广良种与新肥,粮食连年增产。如今每年有一千五百万石漕粮北运,方能平抑北方粮价,稳住大局,使百姓不致饥馑,社稷不致动荡。”
他转过身,看向松江府的方向,语气陡然变得锐利起来道:“那些从天竺运回来的珠宝钻石,固然耀眼,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于国于民,有何大用?不过是富家翁点缀厅堂的玩物罢了!”
他指着眼前金灿灿的稻谷,露出笑脸道:“唯有这粮食,才是真正的国之命脉,社稷根基,一斤鸟粪石能换来十斤粮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头’,才是真正能让百姓吃饱肚子,让我大同江山稳如泰山的国之重器。”
他对顾炎武和朱猛说道:“此次回京城述职,我必当面向元首进言,陈明利害,应当增加鸟粪石的进口,必要之时可以补贴海商,让他们多运输鸟粪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