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了,现在不但长安城缺少青壮,乡下都是这些婆娘了,就这还是小弟走的快,要不然其他作坊的人去了,连婆娘都招不到。”
冯远无奈道:“也只能如此啦,等会儿我让安保队的人看好她们,你也盯紧一点,不要出现事故,不然很麻烦。”
其实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在大同军出战之后就马上显现,毕竟大同军一下带走了60万青壮,偏偏这个时候关中产能又快速的扩张,自然人手就不够用了。
孔晨等作坊主按照以往的经验,到长安附近的乡村雇佣农户,来打短工,只是这场大战的规模远超他们的想象,都督府的订单也超出了他们的预计。
他们不但要供养20万大军和40万民夫,而且还要供养一路攻占中原地区的百姓,一下子扩张了几百万人的市场,更关键的是这几百万人由都督府来供养,从最简单的衣,帽,鞋等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品关中来供应。
关中的纺织作坊主都快笑疯了,一个灾民要有一套穿在里面的衣裤,还要有毛衣毛裤,棉鞋,棉帽,外层的大衣,全套下来一个人消耗的布匹大概是一匹左右,中原几百万灾民,就是几百万匹布,如果算上整个大明北方,那就是几千万的人口,他们的产能要扩张多少倍?四倍,五倍,六倍,这些人算不清楚,但这些人知道未来三年内他们要赚发了。
他们也不担心这些人消费不起,攻陷山西行省,都督府从那些地主老财家里抄出来万万两的银子,银子多到需要李文兵执政亲自到太平府坐镇,这一路清洗的地主老财,只怕未来3~5年内都督府都不会愁银子。
只是他们即便是按照上次的经验扩充了一倍人手,却发现还是不够,现在都督府不缺钱,但他们却没有足够多的机器和工匠来赚这笔钱。
有钱不赚要天打雷劈的,关中的作坊主当即快速扩充产能,很快关中4周的青壮就被大大小小的工业区吸纳。
这些人就再次盯上了关中的妇孺,以高额的工钱吸纳这些人来长安的工业区打工,现在整个长安城的工钱一路攀升,青壮的学徒少于二两银子的工钱,人家看都不看你的作坊。
并且还会在长安城的劳动市场当中获得吝啬的名声,受到所有的青壮鄙视,难以招到工匠,现在妇孺都有一两五钱的工钱。
但这其中发生的矛盾和事故也不少,因为缺少青壮,导致不少作坊男女混合用工,不少老学究痛心疾首的批评这种情况,认为这是礼崩乐坏。
同时也真出现了不少的事故,像工厂里的工头引诱强奸妇孺,还有女工来到长安城之后,既不愿意把自己工钱寄回去,也不愿再回自己的家。导致他们的家人冲到工厂来,闹出了不少矛盾,这种事情报道出来有站在女工一方的,也有站在他们家人一方的,这些事件在关中争论激烈,成为了舆论的热点。
所以现在的关中处于一种既繁荣又混乱的状态当中,大家都能看到长安城越来越热闹,西域大漠的商队纷纷涌过来,丝绸之路的繁华再次重现。
大同社攻占长安城两年多时间,长安城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上多了煤油路灯,黄土道路也被水泥道路取代,地面也变得平整了,再也不像以往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老旧的市坊被拆除,建立了全新的小区。
在主要街道上还建立了高耸云天的钟楼,长安城的百姓只要抬头就能看到这些钟楼显示的时间。
两旁的街道三四层的高楼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这些高楼让整座城市变得更加宏伟。
还有几大工业区,那里的厂房越来越多,烟囱越来越多,工匠也越来越多,还有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