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愿意出2万石粮食,3万两银子。”

    “某愿意出15000石粮食,白银万两。”

    这种用钱来换政治资源的交易他们还是愿意的,就像他们愿意砸钱让自己后代考上科举一样,现在花出去的钱,未来会成百上千倍的还回来。

    崇祯三年 11月 6日,洛阳城,五省总督府衙门。

    吕维祺拿着捐献者的名单,找到了孙承宗交给道:“我大明的士绅还是忠君爱国,他们之所以不愿意出钱出粮,只是不放心那些底下的那些将门,阁老是在辽东待过的,知道下面那些将门的底细,盘剥士兵是常态,关键是他们拿钱还不办事啊,养寇自重,养出来女真人这样的大祸害。”

    “所以他们的意见是钱粮可以出,但他们希望朝廷在河南行省建立资政院,由他们监督钱粮使用。同时我大明天下危机到如此。福王他们不应该出钱粮就保扶大明,这些王爷不出钱,这些士绅心有不甘。”

    “让福王出钱容易,想要天子开口建立资政院难!”孙承宗看着上面的钱粮数额,粮食50万石,钱70万两,省着点用的,能用三个月,的确是可以解决他很多问题。

    但面色却更忧愁,这钱粮不好拿。想要天子同意建立资政院,几乎办不到。

    其实从去年开始,就有地方士绅和那些致仕的大臣,提出过类似于成立公民议会这样的组织,这种组织对他们太有利了。既能分离朝廷的权利,也能保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更进一步他们能通过这种组织把控朝廷。

    但崇祯也能敏锐的察觉这种公民议会,资政院就是这些地方大族想向朝廷夺权,想夺取他的权利。

    于是这些奏折全部被留中不发,孙承宗明白天子是不愿意看到这种组织的。

    吕维祺心有不甘道:“天下已经到了危机存亡的时刻了,大同社的徐晨公然喊出要带领农户工匠消灭地主士绅,建立一个没有士绅的新世界。

    他是这样说的,在关中也是这样做的,现在不单单是天家危亡,更是儒家先贤几千年来建立的纲常秩序的危亡,徐晨这是要把天下给灭亡了,这种危亡的时刻,天子更应该带头团结天下的士绅,建立资政院,这就是最好的方法,要不然我等皆会成为大同社的囚徒。”

    吕维祺说的大义凛然,孙承宗却只说,能上书天子,但天子能不能同意就不是他能左右的。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1月 8日,潼关外。

    李信带着这些流民和大同军交接,军官李过给了他一些食盐,布匹和粮食,这些货物是他笼络明军军官最好的资源。

    但李信忍不住问道:“都督府什么时候能进攻中原?”

    “怎么了?”李过奇怪道。

    李信无奈道:“今年中原爆发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其严重程度可比陕北,但大明的官员却无所作为,放任灾情蔓延,现在整个中原可谓是饿殍遍地。我大同社不拯救这些百姓,他们只能成为路边的枯骨。”

    李过想到前两年陕北爆发的灾情,幸好当时有大同社积极救灾,虽然所有人都没吃饱饭,但关中的百姓活了下来。

    却没有想到,今年旱灾的中心转移到中原了。他只能同情的拍拍李信的肩膀道:“都督也想出兵中原,但关中连着干旱了五六年,百姓手中没有存粮,都督府的粮食也只能勉强维持,根本没有办法出兵。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穿成龙傲天的咸鱼青梅[穿书] 饥荒年:我无限换粮,草芥称王 狂战之阿尔塔特 福晋崛起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我是妖魔的心上人 史上最强家丁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大清盐霜 穿成猎户极品妻,别人饿肚我炫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