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流水化作业,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当然,随着规模的扩大,炼铁的工匠数量也增加到了原来的十倍。
徐晨听完介绍,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大铁锤,如今大同社有紧急需求,我们需要在半年内生产出 50门火炮、100门飞雷炮,还有 1万条燧发枪,你这边有把握完成吗?”
大铁锤闻言,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道:“徐先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有足够的钢铁,可我们没有那么多技术精湛的工匠来打造这些武器啊。”
徐晨思索片刻,说道:“我给你再增加一倍的人手,怎么样?”
大铁锤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先生,这真不是人手多少的问题。制造这些武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工匠。您就算给我再多的学徒,短时间内他们也无法上手啊。就拿这火炮来说,铸造过程中稍有差池,出现的沙眼多了,那这门炮就废了。而且火炮越大,出现废炮的概率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您说我该怎么提升产能呢?”
徐晨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回忆道:“火炮之所以会出现沙眼,究其原因,是火炮内外温差过大,外部冷却速度快,而内部由于处于封闭环境,冷却速度慢,内外冷热不均,自然就容易出问题。”
大铁锤听闻,眼中满是惊讶之色,不禁赞叹道:“徐先生,您真是诸葛在世,您从未参与过造炮,居然对其中的问题如此了如指掌!”大铁锤虽有着几十年打铁的丰富经验,也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但一直不明白背后的原理,此刻经徐晨这么一解释,就如同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他顿时恍然大悟。
徐晨接着说道:“要解决火炮沙眼的问题,有两个办法。其一,在炮口内倒入适量的油,让炮口内外的温差能够缓慢平衡;其二,建一个专门的预热室,把刚铸造好的火炮推进去,让它缓慢降温,如此一来,基本就能避免出现沙眼的问题。”
大铁锤一边听,一边兴奋说道:“先生高见!某这就安排人手去验证一番。”
徐晨抬手拦住他,说道:“先别急,还有燧发枪的膛线,也可以通过机器来拉制。”随后,徐晨详细地向大铁锤讲解了拉膛线机器的工作原理。
大铁锤听完,眼中燃起自信的光芒,拍着胸脯说道:“先生放心!有了您这些宝贵的点子,某有十足的把握在半年内制造出这些武器!”
就在护卫队紧锣密鼓整军备战之时,张献忠带来了一个让徐晨极为担忧的坏消息:榆林总兵杜文焕率领大军在西安短暂休整后,一路向洛川、甘泉、延安府进发,目前正朝着绥德州继续推进。从杜文焕的行军路线来看,目标显然直指大同社。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徐晨彻底放弃了侥幸心理。他果断再次集结护卫队的全部兵力,决定趁着榆林卫大军尚未进入米脂,抢先攻占绥德州,将战火阻挡在米脂之外。
天启七年(公元 1627年)十一月七日,绥德城下。
贺人龙作为榆林镇先锋,率领 3000先锋军一路急行军,终于抵达绥德城。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气得狠狠甩下马鞭。只见绥德城城门紧闭,城墙上高高插着大同社的旗帜。
由于河鱼堡事件的主谋是他弟弟贺人俊,这段时间贺人龙在榆林的日子并不好过,各个将门世家有意无意地对他加以排斥。贺人龙甚至一度打算赶赴京师考取武状元,回来后再找徐晨报仇雪恨。
不过,杜文焕十分欣赏贺人龙的勇猛,便将他编入围剿张三的大军之中。在这半年多的征战中,贺人龙每次都冲锋在前,勇猛无比,一路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被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