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为四团长,陈安宣为团监军,云廷为参谋长。赵云飞为五团团长,刘亚雄为监军,陈诚参谋长。孙可旺出任骑兵营长,李应骥为营监军;高小四担任警卫连连长;李富为炮兵营长,黄宇为营监军;高明根为后勤营长,张俊然为监军。
这一系列任命下达后,刘永与李文兵两人不禁苦笑。因为他们手下的不少得力人才被抽调走,三班六房缺了一大半了,他们的政务系统都快瘫痪了。
但徐晨明白他们的想法,只能道:“各村有才干的夫子,你们要重用提拔,我大同社不拘一格降人才。”
刘勇和李文兵道:“遵命!”
他们还能说什么,现阶段扩张军队的力量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自然只能全力支持了。
徐晨对此也颇为无奈,护卫队扩张速度实在太快。几天前出兵时,队伍还仅有 1500人,经过此次改编,人员规模扩张了好几倍,新接收的三个军堡,米脂本土三千民兵全部扩充到护卫队当中了,护卫队的编制一下子扩充到 8500人,规模膨胀了好几倍,满编要突破上万了。
这其中人才的缺口自然是极其多,尽管安排了不少人员兼任职务,但仍然面临人手不足的困境,徐晨只能从刘永与李文兵那里抽调人才,以充实护卫队的各个编制岗位,但即便是这样,但也只是拉起了编制,真正的正规化还有待于时间来改善,毕竟他任命的大多数参谋长,只能算是读书了,但敌人马上要打过来了,他也没时间来培训,只有让他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用最残酷的优胜劣汰方法,选出合格的军事人才。
任命结束后,护卫队开始进行扩编工作。好在这一年来,大同社招揽了上万流民。这些流民此前已被组织起来,接受半军事化训练,因此融入护卫队相对顺利,很快就充实到了各个部队之中。
与此同时,响水堡团和归德堡团也迅速完成满编。虽然就目前而言,这两个团在进攻方面可能力量稍显不足,但对于榆林方向的防御来说,却是绰绰有余。不过,高大壮提出了一系列装备需求,如燧发枪、专属的侦查营需要的战马以及火炮营需要的火炮。
然而,钢铁厂的生产能力有限,一时间难以满足这些需求,导致大壮他们大部分人仍只能使用冷兵器。
米脂钢铁工业区
历经两年多的精心建设,米脂钢铁工业区已摇身一变,成为一座拥有三千多人口的工业小城。
钢铁厂内,原本的小高炉在大同社源源不断的订单压力下,愈发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当大同社涉足火炮制造领域后,一炉钢铁仅仅够打造几门火炮。钢铁产能严重告急,订单已然排到半年之后。
这一状况自然无法被大铁锤容忍。大铁锤满怀壮志亲自设计了一座更高大的高炉——一座能产出上万斤铁的大型高炉。
如今来到钢铁厂附近,便能看到一大一小两根烟囱,正源源不断地冒着浓浓的黑烟。
徐晨来到钢铁厂,大铁锤立刻兴致盎然地拉着他,迫不及待地介绍起自己的得意之作。
“徐先生,您瞧瞧这座新高炉!它采用了全新的工艺,配备了新式风箱和预热室。炉体不仅更高更大,还使用了发热量更高的焦炭。这座高炉的容量比原来的小高炉大了一倍,可钢铁出炉的时间却缩短了一半。也就是说,它的产能是小高炉的四倍!而且啊,炼出来的铁品质更是大幅提升!”
徐晨一边认真聆听,一边频频点头。此刻的钢铁厂,确实越来越有现代化工厂的模样了。炼钢的各个环节逐步细化,采煤、洗煤、炼焦、采矿、选矿、烧结等工序,都开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