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就必须得给他上供。市集的税金,那就是他的私人小金库,源源不断地为他输送着财富。
百姓之间不管是闹家产纠纷,还是土地争夺等各类案件,都得乖乖贿赂他。而他呢,也“公平”得很,完全按照原告被告上供钱财的多少来“审判”案件,谁给的钱多,谁就能在公堂上占据上风。
然而,大同社的出现,如同一场无情的风暴,将他的这一切都吹散了。
万马堂野狼帮被大同社一举消灭时,张光起初并未太过在意。在他心里,米脂的帮派分子就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灭了一批,很快就会有新的帮派来给他送钱。
果不其然,万马堂与野狼帮刚被剿灭没多久,一个自称白虎堂的帮主就找上门来。
这白虎堂帮主满脸堆笑,恭敬地表示想要在米脂县讨口饭吃,愿意每年给张光上供 100两银子。张光一听,心里暗自得意,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可谁能想到,第二天,这白虎堂帮主就因为在西市收保护费,被大同社的人抓了个正着。大同社的人毫不留情,将白虎堂帮主打得头破血流,连同他的 7个手下,一起被押送到煤矿去挖矿了。
从那之后,大同社顺理成章地接过了米脂东西两市的管理大权。其实,对于张光来说,谁管理这两市并不重要,只要有人给他上供钱财,他根本不会在意。可大同社的人却完全不按常理出牌,除了正常缴纳商税之外,一分多余的钱都不肯给。
每次张光想多要点钱,李文兵就会拿着一本大明律,义正言辞地说朝廷规定的税收就是这些,多要那就是贪腐之举,而且还威胁要在大同报上曝光他的贪腐之事。张光投鼠忌器,根本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就这样,帮派的上供彻底没了。
更让张光气愤不已的是,大同社虽然不再收保护费,却换了个名头收管理费。他们还装模作样地雇了一群老弱病残在米脂打扫卫生、处理垃圾,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为百姓做好事,实际上在张光眼里,这就是在惺惺作态。
这些大同社的读书人,在张光看来就是彻头彻尾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可偏偏因为他们读书人的身份,即便收着所谓的“管理费”,竟然还能得到米脂上下的交口称赞,这让张光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而现在,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以往米脂的百姓有了矛盾纠纷,虽然知道“官字两个口,有理没钱莫进来”,但实在没办法了,还是会硬着头皮进县衙告状。可如今,他们有了新的选择——大同报馆。
平日里,百姓家里要是婆媳闹矛盾了,就会跑到大同社,请大同社的编辑们帮忙评评理。这些编辑们也不含糊,摆事实讲道理,一番调解下来,双方即便矛盾没有完全化解,至少也能缓和不少。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完全不花钱。
到了后来,事情愈发离谱。争家产、争土地这种复杂的纠纷,甚至打架斗殴、杀人等刑事案件,百姓们也都不再找县衙,而是直接跑到大同报馆,求他们主持公道。
李文兵他们还真就把这事儿揽了下来。遇到普通的邻里矛盾,编辑们就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要是钱财上的纠纷,李文斌就会搬出一大本大明律,当着周围百姓的面,严格按照大明律作出判决。这样公正透明的判决,让双方都心服口服。
至于刑事案件,李文斌则会调动护卫队,想尽办法抓住犯罪分子。对于那些犯了死罪的,直接在公开场合吊死,以儆效尤;余下罪行轻重不同的犯罪分子,则统统被发配到煤矿去挖煤炭。
这样一来,米脂的百姓自然是乐意看到的。毕竟煤炭的价格只有柴火的三分之一,大量的罪犯被送去挖煤,使得煤炭产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