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要上映,不该默默无闻才对。
然后才注意到,是在柏林电影节首映。
国内的网友们,对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往往都是结果出来之后才关注到。
如今看到新闻,自然是要点进去看看。
然后就看到了一众彩虹屁。
这里面最出彩的就是新浪的一篇报道。
将陈麟风在柏林电影节的风光,全世界对他的尊重和推崇,给很好的描述出来。
看着这篇报道,就像是在看爽文,让人欲罢不能。
不知不觉的就点了收藏转发一条龙。
看完之后,再结合着其他媒体记者发出的影评报道,别有一番滋味。
再有就是有些记者转载外国媒体对新片的评价,大多是好评,而且吹的比国内要过分多了。
这新闻就越看越有意思。
微博上,关于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讨论逐渐增多。
不少都是看完新闻不过瘾,再来参与讨论的。
也有的就是在微博上看到的新闻转发。
其实一开始,不少长期关注陈麟风的影迷,或者比较关注电影节的资深影迷。
都是对陈麟风拿金熊不太抱有希望的。
尤其是陈麟风出发前,在机场的那一番论述。
有人将媒体的报道汇总后发到网上,很鲜明的表明了对陈麟风得奖的不看好。
太年轻了。
而且从常理上来说,欧洲三大肯定也不想让别人小看。
稍微卡一卡陈导,大家都能理解。
连陈麟风的核心粉丝,都觉得这会被卡一次,给个评审团大奖啥的,是最大的可能。
可如今首映场的大批报道出来,都是疯狂吹的,就让人有点不确定了。
至少网友们能感知到一件事,就是陈导的新电影《小丑》,质量好像确实不错。
随后几天,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内网友和媒体,疯狂转载外国报道以及外网评论。
大家都在吹,这就有点让国内网友顶不太住了。
“陈导新片有点被吹爆的样子,不会真要金熊了吧?”
“大热必死,大热必死,千万不要半场开香槟。”
“确实,大热必死,咱们就坚信一点,陈导拿金熊的概率不高。”
“确实不高,想想都知道,柏林肯定要卡一下的,柏林不干,戛纳和威尼斯都要不高兴了。”
“陈导没戏的,大家千万别抱希望。”
“……”
说是这么说,但其实大家心里的期望值都在一点点升高。
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
本来三金大满贯就是个非常大的噱头,有很多人一开始觉得希望不大,也是被陈麟风的冷水浇的足够凉。
因此大众包括媒体,最初对本届柏林电影节的关注度都不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