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陈导,莱昂纳多在片中的表演风格和演技,与之前截然不同,这是怎么做到的?”
“哦?还是国内记者啊,这个问题还是由Leo回答比较好。”
台上的陈麟风小声用英语跟莱昂纳多交谈两句,然后将话筒递给了他。
“为了这个角色,我很早就开始准备,结果临到拍摄的时候,chen又给了我新的剧本。
然后告诉我说,我之前的准备都是错的,需要重新换个思路来。
我不得不换一个方式,与之前的准备截然不同的演法,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过去的表演方式雷同。”
莱昂纳多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自己的表演经历,重点强调了导演的作用。
包括在剧组拍摄中,陈麟风给他进行表演演示的内容。
许涛兴奋的记着。
陈导给莱昂纳多做演示!
如果以后莱昂纳多靠着小丑这个角色,拿到什么奖。
那军功章就有陈导三分之一啊。
或者可以换一个词,陈导就是莱昂纳多的恩师。
电影节的排期还是比较紧密的,《小丑》之后,还有后续的放映计划。
因此,问答环节并没有持续特别久。
回到酒店,许涛打开电脑,先编辑今天的报道。
互联网媒体就是要快。
《万众期待,陈导新片首映》
《陈导新片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大获欢迎》
这类大标题加简短的新闻短评,在电影开始放映时,就已经发出了。
他现在要做的是发长评。
许涛没有重点去陈述电影的好坏。
这类影评式的报道肯定特别多,他就算去写也很难出新。
许涛着重陈述了电影放映期间,周边观众,以及前排明星的反应。
还有就是放映结束后,长达5分钟的鼓掌。
由于影厅内不允许媒体拍照,许涛只能尽可能的用文字来描述。
他的文笔还是不错的,将当时全场观众激动乃至震动的场景很好的描述了下来。
众多记者、观众的问答,他也有部分摘录。
尤其是西方记者对陈导的尊重,问答结束之后,欧美明星们上前问好,然后想尽办法上前寒暄的场景。
被他作为文章后半段的重点,来进行渲染。
全篇不写电影有多好,但只要稍微认真看这篇报道,都能体会到,观众、明星嘉宾,以及作者本人对电影的认可。
报道写出来之后,快速的过审然后发出。
柏林这边凌晨,国内正好处于早上。
众多早起的网友们,不断的刷到来自柏林电影节的新闻。
其中陈麟风的新片首映,占据了绝大部分新闻报道的标题。
“陈麟风新片首映了?”
很多人先是一惊,感觉自己是不是少刷了好几天新闻,他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