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重心挪到于华身上。
作为主持,在场的都要照顾到位,不能让人被空置了。
“于华先生,听说您和陈导两人,也是很早就认识了吧?”
“嗯,最早应该是在……霓虹认识的吧?”
毕竟过去那么久了,于华记忆不太准,向陈麟风确认。
“嗯,当初咱们参加霓虹那边的交流活动,咱们出发的时候,在机场第一次见面。”
陈麟风大概描述了一下当初的场景。
说来也巧,正好是从霓虹回来之后,上的《铿铿三人行》录节目。
于华也渐渐回忆起来,连连点头。
“哎,想想这都这么久了,最早的时候,我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看到你的文章,当时还闹出过一场争端。”
于华颇为感慨。
窦文韬很感兴趣的问,“能给具体讲讲吗?”
陈麟风也有些诧异,“当初评委老师之间有争议我知道,于老师亲身参与了?”
“是啊,就是我挑出卷子,拿给叶言召看的。”
于华谈性很浓,说起了当初的事。
圆圆现在都成小丑了,在业内的地位早一落千丈,于华也不怕说话得罪她。
陈麟风惊讶,他这才知道,当年到底是什么情况。
当年赵主编只简单跟他说过,评卷时有争议,还真不知道是这样。
窦文韬听的津津有味,“说起来,圆圆可真是从一开始,就看陈导不顺眼啊,怪不得后面还闹出那事。”
他一拍手,“哎,正好说到这,又扯到了东西方观念差异,和冷战思维这个话题,咱们也可以开始今天的主题了。”
这就是进入重点录制阶段了。
窦文韬看向陈麟风,“圆圆因为觉得你文章里有对西方的敌意和偏见,因而想要罢黜你的卷子。”
“当初咱们的节目中,你也提到,西方的各种奖项,乃至诺贝尔奖,难免对我们有偏见,甚至专门找展现我国落后的文娱作品来褒奖,以达到某种目的。”
“到这,我得问一句了,如今,您是什么看法,和当年有没有什么变化?”
“毕竟过去这么多年了,您也得了好多西方的奖,我想说不定想法就不一样了。”
陈麟风摇摇头,“我想法还是和当年一致。”
窦文韬像是故意抬杠,“那怎么解释,您拿到金棕榈、金狮、奥斯卡这些奖项的,我看您这几部得奖作品,实质上可没有抹黑国内的内容,这不照样得奖了吗?”
“所以我说是偏见,这是某种潜规则,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
说到这,陈麟风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然,今年的诺奖委员会让我开眼了。”
他笑了笑,“仔细分析我过去几次得奖的经历,其实就能看的出来,每次拿奖,都是有些侥幸的。”
“这我就不能认同了,”
窦文韬立马反对。
他郑重道,“我觉得您的作品是实实在在的好,真正的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这才得奖的。”
“您说这是侥幸,有点太过谦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