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要是事件的核心双方都在,那节目效果可想而知。
然而想都知道,莫岩是不可能同意的。
到时候万一有辩论,小陈不管怎么说,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毕竟人都拒了诺贝尔奖,不慕名利、忠于理想的文人形象,一目了然。
只有他,说不得还要为自己辩解、解释,何苦来哉。
一个不好,可能就要被搞得名声不保,何必呢。
眼看莫岩请不到,节目组转而又邀请了于华。
这位也是大作家,而且有传闻说,于华和陈麟风、莫岩都关系不错,正好比较能持中立立场。
于华接受了邀请。
最终,在12号时,颁奖词事件发酵一整天后,四人于燕京演播室,一起录了一期节目。
《铿铿三人行》这些年来,录节目的流程基本没怎么变。
仍旧是大家先坐在一起闲聊,等什么时候聊得觉得可以了,就正式开始录制节目。
或者说,机器早就开着,哪段聊得好,就剪辑那段。
窦文韬甫一见面,就是大笑,“陈导,可算是又见到你了,从当年到现在,得有12年了吧。”
“是有12年了,”
陈麟风点头,当初是2000年下半年录的节目,如今算起来,正好超过12年。
“不过,咱这前段时间才刚见过,你这说的,好像12年没见似的。”
“嗨,这不做节目嘛,给观众留个印象,十多年老友再见,相逢一笑话当年,多好。”
窦文韬还是一如既往的能说。
他做这类节目,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行业内大佬了。
因而,哪怕见到陈麟风,也丝毫不怯,甚至还能开得起玩笑。
毕竟就是干这个的。
陈麟风挺喜欢他这样的,就当闲聊了。
而郑培芳就不同了。
当年在节目里,她颇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甚至隐隐有些看不起陈麟风这个内地人。
这点,如今的互联网,分析那期节目的网友们,说的都很透了。
郑培芳因此没少挨骂。
她心中多有不满,想着再上节目,还非要斗到底了,管你们怎么说。
可真正一见面,她就意识到,时代不同,情况也不同了。
如今对面这位,可是真正的大佬。
人家真要认真起来,她说不得连工作都不保。
说话天然就自带了几分心虚。
“陈…陈导,好久…不见啊。”
“郑女士,咱还真是好久不见了。”
陈麟风问道,“听说你现在,不怎么上《铿铿三人行》了?”
他还真不知道,郑培芳和窦文韬以及节目组的那点事。
郑培芳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窦文韬倒是一点不尴尬,随意就将话题给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