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59o章 遣人入吴

第59o章 遣人入吴(3 / 3)

雍州和凉州创办学堂,吸收适龄的儿童进入学堂接受启蒙教育。

但这一次又和天水以及成都的学堂有所不同,这一次不仅没有补贴的好事,还需要交学费,而且是强制性的接受教育。

当然,刘谌也并不是无的放矢,创办学堂的事怎么也要等过完年才能够实施。

那时候会有一批益州的百姓迁到雍州来种地,益州的教育系统早就已经成熟。

百姓们也颇为重视教育。

至于雍州本地的百姓,关中土地被重新登记造册之后,每家也都分得不少土地。

刘谌收学费的原因也很简单,大汉如今占据三州之地,这么大的财政负担,对朝廷来说是很有压力的。

不过学堂学费收的极低,够维持学堂运转即可,不会给百姓带来太大的负担。

但是在做这件事的同时,刘谌又想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朝廷刚到手的新疆。

之前派人前往那里的时候,好像没有想到这回事。

人对一片土地最大的认同就是文化认同。

当初连安南都想到了,怎么偏偏就把新疆给忘了。

不过很快刘谌就想明白了。

那是因为刘谌后世的记忆让他下意识的就认为那片土地本来就是大汉的固有土地。

既然是固有土地,那就说明早已文化认同,所以才会下意识的忽略掉这一点。

好在现在还不晚。

不过对于那里的投入可不能像在雍州这样了,所有的前期投入都是要朝廷负责的。

那里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可不是什么固有的土地。

两汉如此强大,也不过是设置都护府和长史府。

如果朝廷不投入心血的话,西域还是西域,但却不会是大汉的西域。

只是这一来一回,可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陈寿作为目前掌管雍凉财政的主管官员。

很是不理解刘谌为什么对那片土地如此上心,不仅派讲武堂学子去,现在还要在那里也办学堂,而且花的还是朝廷的钱。

有这些钱,还不如投给雍州的百姓。

刘谌没有给陈寿解释太多,时代不同,想法也不同。

“大汉的土地,永远都要是大汉的,一点都不能少!”

既然刘谌主意已定,那陈寿就只有执行的份。

好在赶走刘渊之后,朝廷重新打通了西域之路。

而且有张凯武和吴梁坐镇新疆,商人们也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商路的信心。

同时,朝廷也以减免税赋的方式,通过这些商人替大汉把建设新疆所需的一切都带过去。

这对商人来说可是件天大的好事。

大汉的商税相当的重,原因是这里面的利润很高。

但商人哪有不逐利的,能得到赋税减免是再好不过的事情,那意味着自己可以挣的更多。

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帮朝廷往新疆送点东西。

虽然会更加的累,但是跟即将到手的回报比起来,这份累还是值得受的。

在这些政令开始逐渐往下推行的时候。

杜预终于率领大军返回成都。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跟着杜预一起回来的。

还有刘谌刚刚册封的安南王孟明!

最新小说: 回到汉朝当大佬 不学鸳鸯老 破怨师 九娘 火烧黎明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灭世魔龙三岁半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