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做主。就像家里的水管,管子没堵,水压够,开关灵,还愁水不顺?\"
小王点点头,推门出去时,正撞见张大爷拎着鸟笼从对过胡同走出来,脚步稳当,嘴里还哼着小曲。阳光透过梧桐叶洒下来,在青石板路上织出细碎的金斑,像那些藏在寻常日子里的医理,看着朴实,却透着生生不息的暖意。
岐大夫望着门口,拿起案上的《脾胃论》,指尖划过\"人以胃气为本\"几个字。小药凑过来说:\"师父,您说这些毛病看着不一样,其实都跟气血、阴阳有关?\"
\"可不是。\"岐大夫翻过一页,\"医案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千变万变,离不开'辨证'二字。就像这小便的事,有的是火太旺,有的是水太少,有的是管子堵,有的是泵没劲,得先看清是哪儿出了岔子,再对症调治。\"他指着窗外,\"你看那老槐树,根扎得深,水土匀,自然枝繁叶茂;要是根虚了,要么旱死,要么涝死。人也一样,正气足了,啥毛病都能自己扛过去。\"
药香混着秋风漫出窗棂,缠在过往行人的衣襟上。岐仁堂的铜铃又响了,这次的脚步声不急不缓,像日子本身,稳稳当当,带着草木的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