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高,将温暖的光芒洒在每个人的身上,却驱不散笼罩在心头的寒意。
终于,一阵整齐而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来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尘土飞扬中,一队骑着战马的身影出现在了道路的尽头。
她们身着统一的灰色劲装,腰挎弯刀,背负长弓,马鞍旁挂着箭囊和水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毅的神情,眼神锐利如鹰。
虽然穿着戎装,但乡亲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们。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林薇。
她今天没有戴头盔,露出了被阳光晒得微黑的脸庞,头用一根简单的红绳束在脑后。
她的表情很严肃,往日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此刻也充满了凝重和决绝。
但当她的目光扫过道路两旁黑压压的人群时,还是明显地愣了一下,随即,眼圈迅地红了。
她身后,是苏岚、红霞、春桃、香菱……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此刻都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队伍放慢了度,缓缓地朝着寨门走来。
原本寂静的人群,此刻再也无法保持沉默。
“林姑娘!”
“春桃妹子!”
“一路保重啊!”
压抑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带着哽咽,带着不舍。
林薇勒住了马缰,翻身下马。
苏岚她们也纷纷跟着下马。
“乡亲们……”
林薇开口,声音有些哽咽。
她想笑一笑,像往常一样,露出爽朗的笑容,但嘴角却怎么也扯不上去。
看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看着那些关切、担忧、不舍的眼神,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了,疼得厉害。
“我们……要走了。”
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后只化作了这简单的五个字。
“林队长,你们……你们一定要多保重啊!”
一位头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上前,浑浊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到了那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吃饱穿暖……”
“是啊,林姑娘,春桃姑娘,你们都是好样的!”
“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我们等着你们!”
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激动,许多妇人已经忍不住开始低声啜泣起来。
刘大娘再也忍不住了,她快步走上前,一把抓住了林薇的手。
林薇的手很粗糙,布满了厚厚的茧子,那是常年握刀、拉弓留下的痕迹。
“薇薇……”
刘大娘哽咽着,有太多的话想说,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只是反复地摩挲着林薇的手,“路上……路上冷,把这个带上。”
她把那件连夜缝补好的粗布棉袄塞到林薇怀里,“穿上,暖和。”
林薇接过棉袄,入手沉甸甸的,不仅仅是棉袄的重量,更是刘大娘那份沉甸甸的关爱。
她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刘大娘……谢谢您……谢谢您和乡亲们……”
春桃也哭了,她扑到刘大娘怀里,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起来:“刘大娘……我舍不得您……舍不得大家……”
“傻孩子,哭啥!”
刘大娘拍着春桃的背,自己的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好闺女,是去打坏人,是去保家卫国,是光荣的事儿!
别哭,要像个样子!
到了那边,要听林队长的话,好好打仗,也要好好活着……活着回来见大娘……”
“嗯!”
春桃用力地点着头,泪水模糊了视线。
二柱走上前,把手里的竹篮递到林薇面前,声音带着哭腔:“林姐姐,这是……这是我娘给你们蒸的馒头,路上……路上饿了吃。”
林薇接过竹篮,馒头还带着余温,烫得她心头热。
她看着二柱,这个曾经跟在她身后,怯生生地学功夫的少年,如今也长大了不少。
她伸手,摸了摸二柱的头,就像以前一样:“二柱,好孩子。
姐姐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大娘,好好读书,好好练功,等姐姐回来,还要检查你的功课呢!”
“嗯!”
二柱重重地点头,泪水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林姐姐,你们一定要回来!
我……我等你们教我射箭!”
“好,姐姐答应你!”
林薇强忍着泪水,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乡亲们也纷纷围了上来,把手里的东西塞给女兵们。
鸡蛋、瓜子、咸菜、布条……一件件东西,虽然微不足道,却承载着乡亲们最淳朴、最厚重的情意。
“拿着吧,路上吃!”
“这个咸菜下饭!”
“这布条子,万一受伤了,还能包扎一下……”
女兵们推拒着,哽咽着,道谢着。
她们知道,这些东西,她们可能根本没有机会用上,但她们不能拒绝,这是乡亲们的心啊!
苏岚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