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疲惫的身躯退回各自的营地。
细想起来,这场会战之所以没有大起大伏、大突大进的激烈场面,根源在于没有步兵方阵参战。
我后来从将领口中得知,这是布雷?考尔爵士力排众议的决定——他坚持只用骑兵对战,哪怕不少将领认为步兵方阵能更好地抵御包抄。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有其道理:尽管咱们的骑兵在灵活性上仍不及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乌坎那斯人,但在面对面的长矛对战中,凭借着更坚固的铁甲和更整齐的阵型,丝毫不落下风。
我还观察到一个细节:乌坎那斯人好几次故意露出破绽,假装溃败,想诱使咱们的骑兵追击——这是他们惯用的“拖拉战术”
,一旦我方骑兵追出阵型,便会被他们的后备骑兵包抄围杀。
幸好布雷?考尔爵士始终保持着冷静,没有被战场上的热血冲昏头脑,严令禁止骑兵追击,只指挥队伍在原地与敌方对战。
他像是将步兵稳扎稳打的战术,套进了灵活的骑兵作战中,让乌坎那斯人既无法在正面对战中占到便宜,又难以实现包抄的意图,最后只能暂时罢兵。
若非要论今日的胜负,我个人认为布雷?考尔爵士还是棋高一着。
乌坎那斯人多次抛出“诱饵”
,却始终没能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反而因为一次次的试探失败,变得有些心烦气躁——有好几次,他们的骑兵冲锋时都失了章法,连阵型都乱了,这在战场上可是大忌。
或许正是这份焦躁,让他们最终选择了退却。
不过从他们收兵时仍能保持整齐的阵型来看,乌坎那斯人的统帅也非等闲之辈,这场战争,恐怕还会持续很久。
夜色渐深,笔尖蘸着松烟墨,偶尔会因手的微颤落下错字,权且先记录至此,望您予以教导修正。
修士布锲亲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