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所以军粮囤积之地,必须和送达边城距离适中。
红树集离大同、宣府、蓟州三地都在四百里左右,位置还太过遥远。
如果距离各边城二百余里,兵马三天之内便可往返,才是最恰当的军粮囤积地。”
段春江说道:“孙兄弟的意思,军粮囤积之地不在红树集,而在沿途往北的某一处地方。”
孙大力说道:“段老板在神京打探出粮道三处驻点,已经是非常不容易。
如今陈瑞昌已经北上,你手中没有其他人脉打探消息,想要找到军粮囤积之地,只怕是难上加难。
且红树集往北,市镇密集,大周粮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经常有所改移。
只有派人实地觅踪查探,才是最妥当的办法。
如今大同往东一线戒备森严,消息要送出关外等待回复,只怕会耽搁太久时间。
明日我就带人北上查探粮道,靠着孙家留在北地的人手,想来应该能够办到。
如今大理寺和锦衣卫四处查探,据说还调集不少府衙人手,游走街巷,这些人耳目灵通,不可不防。
眼下风声颇紧,在下北上之后,段老板可清闲一段时间,按兵不动,以免多露破绽。”
……
两人正说着话语,突听前堂传来喧哗之声。
只听伙计说道:“原来是薛大爷来了,店里来了老主顾,正和掌柜在内院谈生意。
掌柜交待不要轻易打扰,有客来访,让我们先行通报。”
又听一人声音响亮,带着些许傲慢张扬,说道:“既然是谈生意,我在这里候着,你赶紧进去通报。
好几日没见段兄弟,正想问问最近生意如何,我手头还有些关系,年底说不定还能做成几笔生意。”
厢房内孙大力脸色微变,问道:“此人就是薛蟠?”
段春江说道:“正是。”
孙大力说道:“如今九边粮道之事,已经有了眉目,薛蟠在此事上再无借重。
此人浅薄粗疏,又是一个白丁,以后对我们用处已不大。
上回我们想借此人打通威远伯贾琮,此事可有什么进展?”
段春江苦笑道:“此事我已多番试探,毫无进展,或许贾琮根本瞧不上这个亲戚。
也或者贾琮此人狡诈多智,防范心甚强,不相干的人脉往里,他都不愿轻易招惹,总之此事无望。”
孙大力冷冷说道:“照此说来这个薛蟠已无用处,外头又知晓他和你牵扯紧密。
你这处粮铺大有用处,如能在神京长久稳妥,对大汗必定助力极大。
薛蟠和荣国府关系特殊,容易引人注目,外人要因此察觉出端倪,顺藤摸瓜,必会坏事。
我们干的都是捅天之事,周全身家性命为第一要务,有些事需未雨绸缪,提早堤防。
这段时间你先稳住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