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半点马虎。”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第一辆神牛-25拖着满满一车厢石灰土驶来,江春生赶紧上前指挥,在蒋正章的协助下,拖拉机开进路床,倒车到指定位置,随着车厢的缓缓顶起,灰白色的石灰土倾泻而下,扬起白色粉尘,散发出特有的石灰气味。
“开工!”吕永华一声令下,十五名工人立即拿着推扒、铁锹等工具上前,开始将成堆的石灰土摊平。
随着车水马龙,一车接一车的石灰土上路,五米多宽的路床上,摊铺石灰土在有序进行。老金、江春生、黄家国,还有蒋正章、王亚平以及吕永华都坚守在摊铺现场。
老金观察了一会儿,突然拿起一个木制推扒,亲自示范:“大家注意,摊铺时要从边缘有标识线的位置向中心推进,尽量减少在铺好的料上踩踏。这样能保证初铺平整度,减少后续整理工作量。”
江春生是第一次参与石灰土摊铺,他没有像监工似的闲站着,而是主动拿过民工手上的木推扒跟着学习。不一会儿,他的额头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黄家国则在观察着摊铺厚度,不时喊道:“这里厚度够了,往那边分一点……这里再加些料!”
施工现场逐渐热闹起来,一辆接一辆的运输车开来,三辆大卡车也来了,大车的一车,相当于拖拉机的五六车,卸料后又在蒋正章的指挥下有序离开。摊铺工人们埋头苦干,铁锹挖填、推扒过处,石灰土被整理的不断平顺。
看着越堆越多的石灰土,吕永华不失时机的给大家鼓劲:“老乡们加油干啊,今天甲方老板已经给我们送来了猪肉,一会中午每人半斤给你们加餐。”
这话一出,民工们干劲更足了。老金和江春生看着大家热火朝天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
老金、江春生、黄家国都没有闲着,加入了摊铺的行列。
阳光下,江春生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浑然不觉,全神贯注于手中的推扒。
蒋正章也在现场忙碌着,指挥车辆有序卸料,避免拥堵。王亚平则忙着在笔记本上一边登记卸土车辆信息,一边发车数凭证—硬纸牌。
中午时间到了,大家统一吃饭时间为半个小时,然后接着干。蒋正章和王亚平、老金让他们一起去项目部食堂吃饭,两人客气一番后欣然同意。
下午的施工更加紧张。一车车石灰土不断运来,摊铺工作持续推进。黄家国不时检测摊铺厚度和平整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这里再补一点土。”黄家国指着某处说道,“注意厚度要均匀。”
民工们按照指导仔细调整。
老金和江春生依然参与到民工队伍中一起摊铺。
随着气温升高,石灰土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必须控制好摊铺与碾压的时间间隔。黄家国指挥着袁红俊的震动式压路机跟在摊铺人员的后面跟踪静压,李威的三轮压路机则远远的在后面进行半个轮迹的稳压。
夕阳西下,石灰土的运输任务终于完成了,石灰土的摊铺也随后结束。
黄家国依然指挥袁红俊和李威的压路机,对已摊铺好的石灰土进行初步碾压。
“先静压一遍,再震压。”黄家国大声指挥着,“速度要慢,确保碾压到位。”
两台压路机轰鸣着来回碾压,石灰土逐渐变得密实。江春生看着这一切,学习着每个细节。他注意到黄家国不时蹲下检查压实情况,便也学着做。
“黄工,这里看起来有点干燥,会不会影响压实?”江春生指着一段问道。
黄家国走过来查看,他观察得很仔细:“含水量确实小偏,等初压完成后,我会让倪师傅多上水。明天早上再复压,压实度就上来了,成型也好。”
一天下来,几人可以说个个都腰酸背胀。但看着今天完成了近一千米,个个笑逐颜开。
黄家国更是不辞辛苦地指挥袁红俊和李威的压路机完成石灰土的初步碾压。并告知袁红俊和李威,晚上他会安排倪建国上水,次日上午再慢速稳压一遍,确保石灰土达到最大压实度。随后便安排倪建国吃过晚饭后,连夜给初步碾压成型的石灰土上大水——表面充分湿润见流水,让石灰土充分吸潮,明天等表面收干燥后再复压一遍,压实度就上来了。
傍晚,老金和江春生回到项目部,毫不意外的看见朱文沁已经亭亭玉立在办公室门口。
这些天来,朱文沁每天晚上下班后都会来项目部陪江春生,与老金已经混的比较熟了。
老金一看到朱文沁,就和她开起了玩笑:“小朱啊,你这每天晚上都来,是不是想住在这里啊?要不我帮你腾一个房间。”
朱文沁脸一红,巧妙回应:“算帮您值夜班吗?”
老金笑道:“不算。”
“您这是剥削,没工资我不干。”朱文沁俏皮地回答。
二人调侃间,朱文沁见江春生一身尘土,面色疲惫,心疼地帮他把沾满灰尘的工作外套脱下来,“今天累坏了吧?看你这一身灰。”
江春生笑笑:“还好,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拿起毛巾和老金一起去了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