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55章 龙脉为弦星图为引

第155章 龙脉为弦星图为引(4 / 5)

夜风拂过纸角,像一只手轻轻按住,教它别飞。

夏侯惇站在台阶下,仰头看那四字,鼻翼轻哼,半晌丢下一句:“好字。”

荀攸侧目笑:“你难得夸人。”

夏侯惇斜他一眼:“我夸的是‘稳’。”

荀攸不争,心里却替这座城松了一口气。

·

更深,庙钟第三声与第四声之间,郭嘉短短睡了一会儿。

不是席上,不是榻上。

他靠在柱下,弦在指间,气在胸口,黑龙安静。

他梦里没有血,没有火,只有一张还未完全铺展的星图。

图上有路,从濮阳去许都,从许都再去颍川,再绕陈留,最后在某一座山前停住。

山的形状像一只伏着的兽,背脊起伏,是他从未来里带来的那种“式”

他想抬手去摸,手还没动,庙钟第四声落下。

他睁眼,夜色如水。

“军师。”

许邶来报,压低声音,“北门与西南两处,工人夜间自留下,自守沟与桩。

说怕夜里有人破坏。”

“给他们送姜汤。”

郭嘉道,“再派两名书吏,拿白榜坐在沟边,写今日‘账’。

谁干了多少活,谁领了几碗粥,白写给他们看。”

他顿了顿,“白写,也会黑记。

黑账是法,白账是情。

两样都要让人见。”

许邶应下,脚步快去。

荀攸望着他背影,笑道:“这笔,你教他,他会写一辈子。”

“让人看得见自己的名字,名字才不飘。”

郭嘉说。

黄月英从侧廊来,手里捧着一只短颈葫芦,葫芦里是她新调的“夜声”

她在庙钟旁坐下,将葫芦口对准钟腔,极小极小地松开塞子,让一缕气像线一样绕进钟里。

钟声因此更低一分,落在井绢上,不反,像被厚重的棉轻轻接住。

她抬眼看郭嘉:“你的气息,稳得像一口井。”

“你的器,稳得像一根线。”

郭嘉还她一句。

黄月英笑,收葫芦,站起身,朝他微一点头。

两人之间没多言,风把话都替他们说了。

·

黎明将至,东方的云被一刀轻轻划开。

一线苍白,像刀刃出鞘的第一寸。

城还在睡,睡得踏实。

夜巡的丁甲最后一轮绕城,把庙钟的余声收至最小。

粥棚里的水又开了一回,姜气带着米香,一碗一碗递出去。

张辽从西马场回来,照例先问:“锅壁是谁洗的?”

有人站出来,他点头:“好。

明日给你刀。”

他走到郡府台阶下,远远看郭嘉。

两人目光在晨意里相撞一下,不作揖,不言语。

张辽抬手,虚虚握拳,像把一根看不见的弦往上一提。

郭嘉心头的黑龙跟着微微一动,又伏。

两人都明白:这座城的“先登门”

,刀要亮,但旗杆要先稳,弦要先紧。

“今晨开渠收尾,午后清厩,傍晚折巷。”

荀攸翻看日程,“第三日,市口请教官讲‘秤’与‘盐’,第四日,先登示演‘不神’之法,第五日,‘请旌’一封,再。”

“第六日,丁三百,修两处桥,补两处城根。”

郭嘉接下,“第七日,祠前‘问名’,让孩子把自家名一次一次写在白榜上。

孩子记住自己的名字,城就记住了他们父母还活着。”

曹操在后听见,忍不住笑:“你把‘法’的一半交给孩子去记。”

“对。”

郭嘉说,“他们长大后,才不会说:那天生了什么,我不记得。”

他走到门额下,抬手按住“抚生送死”

四字的纸角。

墨已干,风已顺。

“主公。”

他回身,拱手,“龙脉已弦,星图待引。

今日再稳一日,明日起,棋可以往外落。”

“往哪落?”

曹操问。

郭嘉举目望向东南。

云缝里那一线白正缓缓伸长。

他笑,笑意并不锋利,却藏着一枚钩:“先落在‘路’上。

路通,信通,器通,人通。

然后——敌必自现。”

曹操点头:“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钢铁先驱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被废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