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12章 文若的忧虑流水的黄金

第112章 文若的忧虑流水的黄金(4 / 5)

起一件小事。

他在袖中摸到那只小铃。

那是他出入庙中时,为屏绝杂音而塞的铃,铃中亦塞了白绵。

他抽出白绵,铃声轻轻一动。

他似乎在用这点声,替自己压下一点急。

“二十天……”

他在心底默念,“二十天。”

……

夜半,曹操回营,甲衣未解,手还暖着马汗。

他在营门外策马停了半刻,望了一眼城北那条亮着火的线。

“讨逆路”

的工地上,火把排得极直,像一条火蛇伏在地上,向北探头。

火蛇之外,黑暗无边。

典韦护在侧。

曹操把手背按在火把举得最高的那个兵士的肩上,“辛苦。”

他又看了一眼那块被覆起的桥面石,问:“字刻了吗?”

“刻了。”

兵士声音在风里有些沙,“刻了‘正逆之界’。

夜里看不清,天亮就能看见。”

曹操点头,策马入营。

营中诸将散去,灯火不多。

帐内,荀彧已候。

“主公。”

荀彧起身,行礼,抬目时把那一点忧虑收得极深,只留下清亮。

“文若。”

曹操把手上的皮手套取下,置于案侧。

他未坐,“奉孝方才去了你那?”

“去过。”

荀彧答。

“他说什么?”

“他说二十天之内,给我看‘水’回来的路。”

荀彧微微一笑,“我请他给我一条线。

他给了。”

曹操“嗯”

了一声。

他想起午后郭嘉蹲在路边,手指按在夯实的土上,像按在某种更深的东西上。

他也想起荀彧在午前对他说的话——“火旺,锅要有米”

他在两者之间的某处停了一瞬。

荀彧看着他握着手套的手,拇指与食指之间,皮革被掐出了细纹。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却没有绕,“主公,粮草……”

他把那两个字重得像石,“照今日日耗,最多只能再支撑二十天。”

帐里静了一息。

风从帐缘吹过,灯焰平了一下,又立起来。

曹操的眼皮也在那一瞬轻轻抬了一线,眼底的光像刀背上擦掉的那一点亮。

他没有立刻开口。

他只是把手套放平,像把一块石头放在秤上。

他问:“前线?”

“进展缓。”

荀彧如实,“我们在‘败’,也在‘让’。

吕军入城,陈宫督兵,煞气正旺。

——罗盘,裂了第二丝。”

曹操笑了一下,笑意不至唇角,“他告诉你的?”

“他没有说。”

荀彧垂目,“我猜的。”

曹操看着他,再看向帘外。

夜色黑,工地的火像一条缓慢的河在流。

他忽然伸手,拿起案上的笔,在“许都营造图”

的边角上,极轻地添了一点。

那一点落在“庙桥”

旁,落在“正逆之界”

的旁边。

他没说那一点是什么。

荀彧知道,那是一笔“添柴”

“文若,”

曹操放下笔,声音不高,“二十天就二十天。

——让他去淬火。

我们去添柴。”

荀彧抬眼,止住了一句到唇边的话。

他只拱手,退后一步,“诺。”

他退出帐时,夜里忽吹来一阵风。

风里有远处铁甲摩擦的细响,有工地上木杵落地的闷响,也有算房里算盘“嗒嗒”

的错落。

那些声音在他耳畔缠了一阵,缠成四个字:流水的黄金。

他握紧袖中小铃。

铃不响。

可他知道,某个看不见的钟,正在心里一下一下地敲。

每一下,都逼近“二十天”

每一下,都是一滴从府库里被送出去的“水”

风又过了一重。

火把线忽然亮了一瞬,又被夜色吞没。

荀彧站在夜里,轻轻吐出一口气,仿佛把白日里压在胸口上的那块石子,暂时放在了地上。

他转身,往算房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钢铁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