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08章 三顾茅庐不一纸足矣

第108章 三顾茅庐不一纸足矣(3 / 4)

二卷。

那一卷字稀少,气甚长。

“阵者,分也,聚也;不动而胜者,胜其心。”

又说,“刀在墙上,墙即法;法不出,出则杀一而救十。”

第三问只八字,弦不在琴,刀常在墙。

最后那句“有灯即见”

,像一个人站在竹影里向城里打招呼,既是笑,也是礼。

荀攸看他。

“如何?”

“此人不来。”

郭嘉笑,笑出一点疲意,“不来,亦足矣。”

“足在何处?”

曹操自窗下转回。

“足在‘见’。”

郭嘉把两纸叠在一处,叠的位置恰好让那两弯灯影重合,“‘三顾茅庐’不在脚在马,在心在灯。

我们见了他的心,他也见了我们的灯。

此后,他在荆州设‘空’,我们在许都留‘空’,风自会来回。

需要时,一纸可再来,不劳三顾。”

曹操笑:“不揽人,却揽心。”

“揽心便足以动事。”

郭嘉顿了顿,指向第二卷末角,“此人末行虽无名,然灯影与‘隆’字相照,敢为隆中之客。

隆中既有客,荆州自有局。

我们与其抢,不如顺。

顺他于荆州,顺我们于许都。

将来局势一分,他自然要出。”

荀彧点头:“此章若再回,可回何?”

“回一纸。”

郭嘉取新纸,三行而止:

“阵不满,空自留。

刀在墙上,法在心上。

愿与风行,礼以火缓。”

纸末不署名,只压“愿”

“安”

“稍”

三小印,以“风梁”

的刻度替灯影。

纸封毕,入箱。

——

纸箱入风之时,那只“鬼斧”

也慢慢露出刃缘。

黄昏,北门倒锁忽地响了一下,不重,像指甲扣在木面上。

许褚未动,灯下“安”

字纸签淡了一分,他按住刀柄——仍按在墙上。

门缝外一封策问卷塞了一半,封口不是“愿”

,却是一枚细细的“祖”

廊柱里的空鼓嗡了嗡,嗡得像一口井里有人轻轻咳嗽。

许褚把卷抽出一寸,轻轻退回一寸,卷内“祖”

字像被挤到门缝外。

他粗声:“祖在门外。”

那只手停了长长半息,终于收回。

市署西廊,“回声井”

吃到一口带刺的风:“女乱政,以纸惑众。”

鼓声连回三下,每一回后都跟着一个“问”

到了第三个“问”

,话便没有了。

写这句的人站在井边,脸色青,手心冒汗,最后自己把袖角扯了一根线,扔进井。

线沉了,鼓不动了。

他转身往“八风问灯”

去,站在“愿灯”

旁盯着看,盯到手不抖了,才离开。

太学南墙下,礼官正把刚收的几卷策问按灯影分类,一名衣袖藏着细薄短刃的人挤上前,想把卷塞入“策箱”

鸩从灯后一步轻轻移出,把一盏纸灯按在那人的手背上。

纸灯很轻,灯芯跳了一下,那人像被烫了一点,手背皮肉一颤,袖中短刃滑落半寸,又被他自己缩回。

他抬眼,看见灯上写了一个字:稍。

他退了半步,低声:“我写字。”

鸩点头,让开。

那人真去写了一段,“刀在墙上,不出也可制人”

字不好,心却慢了。

写完,他按了“愿”

印,走得很快,像躲着什么,也像卸下了什么。

——

夜深,东廊灯下,郭嘉把两卷“答章”

再读一遍,胸口那只手忽然攥紧。

他没有掩饰,低低咳出一丝铁意,唇角渗红。

他把红擦在袖里,袖却不染。

他笑了笑,自言自语:“稍。”

荀彧无声递来一杯温水,杯沿在灯下出一圈温润的光。

郭嘉端起,喉间的涩被水温缓了一层。

他把空杯放在案角,指腹按在“九府工图”

的“心”

上,按得很轻,“我们不去三顾。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被废三年后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反贼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