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94章 迁都之议图穷匕见

第94章 迁都之议图穷匕见(3 / 6)

p>那火擦过我耳畔,烧焦了一缕尾。

我不躲。

我顺势向前半步,扇骨从袖中弹出,正好夹住那人的手腕。

手腕被夹住,袖里藏的匕迟了半寸。

半寸,就够子廉的手指把斧柄一拧,斧背“叭”

的一声摁在他虎口上。

虎口一麻,匕落地。

匕很薄,薄得像纸。

纸,便是“图”

他另手去抢匕。

我以扇柄轻挑,匕在空中翻了一下,落回他的衣襟。

衣襟被刃口划开,露出里头一片薄薄的墨。

那墨不是汗,是涂在皮上的图——一条北上之路,从长安出北门,绕渭水,折道新丰,直趋华阴,再转东出。

线上有三个圈,圈内都写着“迎”

迎谁,不言自明。

“图穷了。”

郭嘉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温淡如常,“匕见。”

那人浑身一震,目光在堂上扫过,最后落在那位青年的脸上。

他眼里先是一丝怔,随即是狂。

他忽然笑,笑得很轻,却让牙根冷:“陛下,北出可免祸,何苦自缚?”

青年不答。

他只是看着他。

看了一息,抬手,把桌上的竹签轻轻一按。

那是一枚文签。

文签一落,夏侯惇与张辽同时动。

张辽的人如墙,前后夹住。

夏侯惇的斧背从那人喉下擦过去,不切肉,只切气。

他气一断,膝一软,被压在地上。

典韦没动。

他的链球一动不动,像山。

“好手。”

那人咬住舌尖,把一句赞吞在血里。

他看向荀彧,鼻翼微动,似要闻那只银铃的味。

铃不响。

他的眼里浮上一层焦。

焦不是怕死,是怕“无用”

“谁教你的图?”

郭嘉问。

那人不答。

荀彧道:“带下去。

别打脸。”

他顿了一下,朝郭嘉一揖,“此一案,似乎只是‘喉’之一。

喉既露,后喉必动。”

“会动。”

郭嘉道,“越近黄昏,越动。”

他拈起那把薄匕看了一眼,刀背上刻着两字:“朔后”

荀彧接过,微微色变:“与帛上那句对上了。”

“时局之巧,常是人心之恶。”

郭嘉把薄匕递回,“恶在‘后’。

‘朔风之后’四字写得漂亮,但‘之后’二字是故意迟的戏法。

迟,让我们追。

追,便乱。”

他抬目看向青年:“陛下,愿行许否?”

青年点头:“行。

今日立议,明日潜迁,后日明诏。

路先开,粥不可断。”

“粥不可断。”

郭嘉还这四字,目光一转,落在那幅旧图的山水上。

山仍在,水仍走。

图的右下角微微鼓起,似有人动过。

我走过去,用扇骨轻轻撩起。

图背藏了一支细管。

细管内塞的是豆粉,豆粉加了香,遇热出甜。

甜,是“邺”

的味。

“果然。”

荀彧收管,袖中铃舌微动,又按住。

他不需要响。

他只把另一卷新的舆地图递给门外的骑卒:“照此布旗,沿巷沿渡,十七处小渡,三处城门。

旗不写字,只挂印。

印旁刻‘安’之一笔,收笔轻顿。”

骑卒领命而去。

——

午阳徐升。

断壁内的议声渐定。

迁都之议已成。

诸官离席,庙外风过,檐角的灰落下一线。

郭嘉把三问收在袖中,回望青砖上的“安”

他步出门槛,像怕踩到那一笔的收尾。

夏侯惇提着那名刺客,笑了笑:“奉孝,这人嘴硬得很,说他只是送图的手。”

“手无主,则弃。”

郭嘉淡声,“给他看一个‘空’字,再问一次。

若仍不言,送去堤下做渡籍。”

“渡籍?”

典韦挑眉。

“记他一条‘路’,让他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明补牙匠 被废三年后 铁马冰河肝胆照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