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88章 死地新生赐名之夜

第88章 死地新生赐名之夜(1 / 3)

夜风翻过白榜。

灯火像被人轻轻拢了一把,收了光,只在石碑上一行新刻的大字上打出冷光:——铃声所至,刀不越线。

今夜城中无鼓,但风像在远处擂着沙丘,沉而不散。

西便门的门枢刚抹了油,转动时只出一声极轻的“咔”

,像牙齿合住——谁都明白:这城,从此要按一套新法活。

郭嘉立在碑前,袖口收得齐整。

白榜下摆着几样物件:一盏白烛,一碗清水,一壶薄酒,一片磨得亮的旧铁盾。

铁盾是许褚拿来的,沉得像一块被火烧透的夜色。

许褚与典韦一左一右,像两扇合上的铁叶,不让风从中穿身。

城外的路经这几日被踏得紧实,“斜、慢、回”

三块牌子在浅滩边立稳了脚跟;沿岸看的人见车队踩着节拍过水,会下意识地把呼吸放慢半拍。

白天,张辽领着“直行”

百人护送军械过浅滩,行如一线绷紧的弦,拉过去了,风声都顺起来。

而今夜,轮到把“弦”

系在人的心上。

典韦先跪了。

他没有盔甲,只穿着洗得白的短褐,肩背的肌肉像岩石被雨水冲刷出的纹理。

那柄阔刃双戟横在他膝前,冷光收敛。

他低声道:“典韦……负旧名久矣,今愿绝其旧,听祭酒赐名,用此身,以还今日之恩。”

——他来时所背的,是一身漂泊匪名;他此刻要领的,是一个活给众人看的名字。

郭嘉看了他一眼,又看向白榜。

风把烛焰吹得细长,像一丝挂在夜色边缘的针线。

他伸手,按在白榜最下一行字旁,缓缓开口:“名者,绳也,系心而系众。

此城方立新法,不求风暴,只要晨雾,润路而不伤人。”

荀彧持铃而立,铃舌贴住铜壁,几乎不响。

人皆屏息。

郭嘉闭目一瞬,意识深处那卷由星光织就的卷轴随之展开;今夜的星象图,比昨日更清亮。

乌巢火起后吸纳的龙气,让卷轴由残破之相逐步归稳,星纹已能构成简明的路网,足以“观人”

而定名位。

他在心中淡淡一“观”

——黑色孽龙的气息像一缕墨,从远处的营城缓缓游来,落在典韦肩头,凝为一片沉稳的鳞影;那不是枷锁,而像一面盾。

“恶来。”

郭嘉睁眼,声音不高,却压过了风,“上古有力士,负恶名而行善役。

今我赐你此字,不为汝恶,乃令你以‘恶来’镇恶来,以凶名立直行,以重手行轻法。”

典韦抬头,眼里并无狂喜,只有一种久违的安定。

他低低道:“得名,知绳。”

郭嘉取薄酒,蘸指,在典韦额心点下一个“来”

字,又将那片旧铁盾横于其前:“从今夜起,你是我城‘铃令’之一,铃声所至,你当为刀之绳、为力之栅。”

“喏。”

典韦双手扶盾,额头抵了一瞬,像把额上旧日的风霜都抵在铁上,生出一声不响的叹。

人群里传来压低的吸气声。

有人悄悄抹了把脸,泥痕与泪一道化成斑驳。

也有人把孩子往前挪了挪,示意他看清这个夜——从今以后,城里好坏,不再只靠人心的想象,还要靠看得见、摸得着的规矩。

就在这时,轻不可闻的一声——“叮”

荀彧腕间的铃,没有风的助力,却自己轻轻一颤。

几乎同一刻,巷口一抹黑影弹出,薄刃贴着墙根掠行,直奔白榜下的一孩童。

刀很细,风切声比刀更细。

那人显然算准了:只要取了这口小命,白榜立威一瞬,就会裂出一道缝。

“刀不越线。”

郭嘉没有抬头,像是在续一句话。

下一刹,铁盾撞墙的声音短促而闷,像拳头砸进湿土。

典韦已经起身,铁盾侧翻,正好以盾缘撞在那人手腕上;薄刃未至“线”

前一寸,叮地弹开,插在地里,斜得像一根挑衅的草。

荀彧的铃这才响出第二声,脆亮,像用光切开的铁丝。

孩子呆住,鼻涕在上唇小小地亮。

典韦把他往回一推,眼角余光扫向郭嘉——只扫了一下,便转身去追那道黑影。

巷里转角多,墙低处的青苔湿,脚下一滑,黑影以为自己躲进死地,没料到典韦的脚步恰在他前头落下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被废三年后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明补牙匠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