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52章 拙劣的表演完美的诱饵

第52章 拙劣的表演完美的诱饵(1 / 5)

清晨的云像刀背贴在天上,一层薄薄地推着风。

白碑在庙前立得笔直,新刻的一行黑字——“铃声所至,刀不越线”

——在冷光里像新磨的锋。

白榜旁多了一页药账,写着昨夜救治四十七人、已愈十八人;下角一个小字,标明“余者备药”

榜吏抱着竹板对围观的百姓说:“三日一更,不更就骂我额头。”

说完自己先笑一声,像给这句自嘲加了一个印。

孩子伸手要摸,被娘一巴掌按回去:“不许碰,脏。”

孩子噘嘴,跟着娘,走了三步又回头看一眼“刀不越线”

那五个字,像记了个生字。

鼓楼上的乌鸦扑扇两下,又伏回去。

巷子里一支铃没响,只轻轻碰了一下铜壁,把一点药味似的苦声藏回去。

——

城外北侧,薄霭里,一面大红“吕”

字旗在堤的轻风上起伏。

陈宫站在马前,指尖捏着一枚竹签,齿背轻轻咬着“桅”

字。

他眼里快意不多,算计不少。

昨夜,他把人猫在清水桥边看了一夜,看到了三样东西:一是“空营”

夜火,三处明明灭灭,时辰稳得可疑;二是闸口的水,开开合合,像有人拿尺子量过;三是白榜旁贴了徐州的檄文,骂得阴狠,而城里人却围着白榜记账。

他冷笑,心里却更定了一分:虚,必虚;弱,必弱;胆子再硬,也不敢越线。

如此,才真虚。

他最信的,从来不是敌人“装得像”

的强,而是敌人“露得像”

的弱。

拙劣,才可信。

真正的高手,总有地方做得太好;太好,就虚。

拙拙笨笨的,才藏真。

“公台,”

副手压低了声音,“城隍庙后的小侧门……又‘丢’了一袋粮。”

“又?”

陈宫笑了,牙齿轻轻磕了一下,“昨夜‘偷’走一袋,今日再‘偷’一袋。

演给谁看?给我们看。”

他把竹签在指尖打了个圈,“拙劣得很。”

副手犹豫:“会不会太拙?”

“越拙,越真。”

陈宫眯起眼,“若是精心布置的圈套,绝不肯让你一连两夜都‘偷’得顺手。

若是拙,就是真空、真乱、真松。

告诉将军——让他缓。

今日辰后,泥湾、土阜连吞三口。”

远处的“吕”

字旗微一动。

风里传来铁器轻轻碰撞的声音,像有人在夜里悄悄试了一下戟锋。

陈宫听见,心头那一点骄就往上浮了浮,又按回去:再看一刻。

——

濮阳城内,西便门后第一排屋梁绑得像琴弦,井口覆着厚板,板面撒盐,墙内空腔里藏槊,槊尖裹着布。

许褚蹲在巷口探了探风,又抬手压住一个兵的肩:“不许咳嗽。

咽。”

典韦把盾挨着盾摆平,往外微微凸一指:“到时抬的角度,就像这样。

抬,不是砸。

砸会伤人,抬才难受。”

那兵低声“诺”

,青鼻涕还没来得及擦,被典韦用手背一刮,刮在自己甲片上,骂了一句:“娃娃气没断,凑什么热闹?”

骂完,又抬手把他头盔往下按了一指:“别露眼睛。”

荀彧站在巷口,铃舌贴住铜壁,眼不眨。

他旁边的军法吏摊开“杀伐簿”

,把“越线”

“过杀”

“护民”

那三项的空位空得很齐,笔尖轻轻戳在“越线”

后面,像一把还未出鞘的刺。

更北一点,城隍庙后的侧门开了一个指缝,外头地上斜斜压着两道车辙。

车辙不深,像空车压过去又浅浅回头。

近门处故意摆了两袋缚得不牢的粮袋,一袋的口袋系得草率,露出一点金黄的米。

门后,两个小卒抱着长戟打瞌睡,瞌睡得那么像话——一个嘴角有口水,一滴一滴地快要滴下来;另一个头一歪,头盔在额上蹭出一道白印。

“军师,这么拙,不怕他不信?”

随行的小史实在忍不住。

郭嘉淡淡:“他若聪明到不信拙,那就是另一个人了。”

他伸手把那口要滴下来的口水用袖口接了一下,顺手擦在门框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被废三年后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明补牙匠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