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角标:虎牢对峙第三日·子末|曹营外廊】
夜色被风磨得很薄,像一片看得见脉理的纸。
廊檐下,郭嘉独立,背脊靠在木柱上,胸口那条细细的黑影贴着心内壁游走,随他的呼吸时隐时现。
远处火盆星星点点,像撒在泥地上的盐。
更鼓才过,营中尚静,只有偶一两声夜行人压低的脚步,和马鼻里喷出的雾气。
他轻轻合眼。
【观星策】在识海里展开。
不是抬头望天那种“看”
,而像把整片夜海端在掌心,吹一口气,薄浪便起。
浪上浮出星点,星点自有秩序地连成线,线与线之间,隐隐有呼吸。
有的沉重,有的尖利,有的像一张薄膜轻轻鼓动。
那条他最熟悉的呼吸,黑,冷,像刀背贴在皮肤上——毒龙。
它在营心里收拢鳞片,圈成一枚不大的环,环的每一处都能立起牙。
环外,另一团光气浮躁不定,时明时灭,像风里飘摇的纸灯——袁氏。
再远一些,有一缕细得像烟的气,顺着地势贴地流,时而断,时而续,终究不散——刘备。
而在这一切之外,西北的夜沉得像铁,铁底下有火在烧,火上压着一口巨钟,那是董卓。
钟声未响,震意已至。
钟与火之间,有一道斜斜的杀气,锋冷如霜,若有若无地贯在虎牢方向——飞戟杀星,无须看见,只须记住它会在某一个时辰“落下”
。
郭嘉在心底默算了一次呼吸。
黑影贴着心口一卷又一松,他对“毒龙”
的圈径有了更清楚的体感——此圈以我为阵心。
他不是圈外人,他在圈的内壁。
只要他稳,圈就稳;他若乱,牙会先向他来。
他伸手,在廊下的积灰里缓缓写下三行字:
【静——止浮名】
【裂——挑私心】
【合——归大义】
最后一笔收锋,他把手指在衣袖上轻点,擦掉灰。
文字不留,意思留在心里。
那是今日立的“祭酒法”
。
他在纸上写过,在曹营的风里也写过;现在要把它写进人的“习气”
里。
他再看一眼星海。
星点忽而连出另一个奇怪的纹形,像一口壶。
壶口向上,喉咙向下,腹内空空,似专等“气”
自来。
昨夜他用露水勾过它的形,今夜它自己从星点里长出来,仿佛在对他颔。
他不露笑,只在心里轻轻点头:窃龙大阵,第二口壶,要找到了。
【时序角标:寅初|军师府内室】
屋里只一盏油灯。
灯焰不高,够照见案上粗陈的一卷竹纸。
竹纸上,四列小字排得疏疏朗朗:
一列是“人”
:许邶·粮道;田肃·后营;张翊·牙旗。
一列是“术”
:听风、看火、辨旗、记毛刺。
一列是“令”
:不言、不扰、不功、自报三事。
一列是“罚”
:逾矩者斩,贪者笞,诬者逐。
他把“令”
的最后一行又添了三个字:“先己后人”
。
笔落时,胸口的黑影轻轻咬了一下心内壁。
不是痛,是提醒:你在当人,不在当器。
他吸一口气,把“李老四”
的手纹在心里描了一遍,那些粗糙的裂纹重新缝紧了他的“人性锚”
。
他收起竹纸,掩灯。
黑暗里,窗外的星在他心里仍亮。
那口壶的影还在,淡得几乎要散。
他对自己说:再落一子,壶便有气。
【时序角标:卯正|曹营中军帐·小朝会】
帐里不似盟帐那般油粉味多。
这里的火气更直,话锋更硬。
曹操坐在案前,黑幞压眉,刀放侧边,刀鞘素木,光洁无饰。
程昱、曹仁、乐进、李典等数人分列。
许邶在后,衣袖还未干,昨夜巡粮道一路的露水把布料晕出几块水痕。
“说你的。”
曹操开口直白,没有嗜好套话。
“主公,今日不谈兵,只谈‘气’。”
郭嘉上前一步,“盟心既裂,诸营各生私意。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