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6章 老兵的馈赠最后的希望

第6章 老兵的馈赠最后的希望(3 / 4)

,目光沉,眉骨靠拢。

他不像武将,更像替武将按住军心的那只手。

青袍人低声说了几句,退开。

“你是谁?何事?”

中年人问,语气平直。

郭嘉立在炭火一侧,不急着靠近。

他先向那乌纱作揖:“小子郭嘉,无名之辈。

来此,只为两句实话。”

“说。”

“第一句:东线粮道,空担来回,西线盐车压路。

若三日内不均衡,寨外的沟会先堵住,然后,寨里的气会跟着堵住。”

郭嘉顿了顿,“第二句:明日午后,风向北。

火药账目若仍按南风配给,弩阵要哑。”

屋里静了一瞬。

中年人的手在狼毫上轻轻一顿。

炭火里一块炭崩裂出细微的响。

“谁让你来的?”

中年人问。

“无人。

路上见,心里急。”

郭嘉答。

“你这身子……”

中年人目光扫过他袖口那道褪色的结,又落在他白的唇角。

“像病卒。”

他嗤了一声,却没有赶人,“还有么?”

郭嘉摇头:“短的,说完了。”

中年人抬手,指向门外:“去等。”

郭嘉退到门外。

风夹着铁与盐的味道掠过面颊。

他站在门檐下,忽然觉得身子不再那么沉。

也许是那结,也许是那炭火,也许是老兵刚才站姿稳固的模样。

人心有时像一碗水,只需有人替你扶住一瞬,涌来的就不是泪,是力气。

片刻后,帘内有人唤他。

中年人手里多了一方小木牌,上刻“簿”

字,背面涂着一条窄窄的红线。

“拿着这个,去右侧第二帐找主簿韦升。

报我姓‘赵’,说我见过你的‘结’。”

郭嘉接过木牌,心里微动。

他突然明白了,老兵为何说“先问他的姓”

此刻,他知道了这位乌纱的姓,意味着他也被对方记住了一块。

出帐时,青袍小吏在门边等他。

他把那包细盐拆开,掰了一指长递回:“你用得着。”

青袍人看他一眼,没推拒,只把盐塞回他手心:“你也用得着。

明日若真北风,记得避开牙门右角的弩棚,那里篾条老了。”

他说完,低声补了一句,“你说的第一句,我会去查。”

郭嘉对他拱手:“多谢。”

他走到廊外,天终于黑透了。

旗影更深,像是一道落在地上的夜,夜的另一头,燃着小小的炭火。

回头时,他看见远处的老兵仍站在那十几步外,双手拄杖,背被晚光镀上一层暖色,显得不再那么佝偻。

“老丈。”

郭嘉忍不住开口,声音不大,“你为何走到这边来?病卒营在那头。”

“看你倒在泥里,就过来了。”

老兵挠头,“心里想着,这小兄弟还会走,他要是就这么睡了,太可惜。”

他笑,“俺娘说,给人递碗水不费劲儿。

俺也就递一回。”

他说完,又像个孩童似的重复了一遍,“递到了。”

“递到了。”

郭嘉也笑了。

他很想说“我欠你”

,又把这句话咽下去。

欠债的话不必说太快。

等他真能还的时候,说出来会更稳。

门内传来第二声唤。

郭嘉整理袖口上的结,握紧那枚写着“簿”

的小牌。

他忽然意识到:三样“桥料”

,此刻已凑了两样。

“令”

,来自老兵口中的午后新口令,替他走过第一道横栏;“人”

,来自青袍小吏与乌纱中年,替他开了第二道缝隙。

至于“脸”

——他低头看了眼腕上的结,心里明白,这也是一种“脸”

不是名望,是无名者的脸,它使人相认,使人愿意替你说一句话。

“去吧。”

老兵说。

“去。”

郭嘉应。

脚下的泥像被希望压实了,踩上去不再打滑。

他收了步频,再次稳稳前行。

五步一息,五字轮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明补牙匠 被废三年后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