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4章 袁本初最后的救命稻草

第4章 袁本初最后的救命稻草(2 / 5)

开行。

第一辆车下去,第二辆车跟上,第三辆车刚到左角,果然尘起,泥面一软,轮缘踏进郭嘉挖的浅槽,力道一泄,车身稳住。

队副勒缰压角,喝声短,车列过去如线穿针。

就在此时,一名装作看路的兵从侧里拣起一块碎石,脚背一弹,石子斜斜射向“封志”

已烙的袋口边。

石子不大,却够把袋口扯开一指宽。

若扯开,粮会漏,漏了,脸会丢,令会失。

“左边。”

郭嘉低声提醒,不看那人,只看风。

他昨夜已料到第二脚会来,于是把麻绳在结下绕了一个“暗枕”

,这一下扯到“暗枕”

上,力散。

袋口微颤,未开。

队副目光一寒,抬手就扣住那个兵的手腕。

录事目光淡淡移向那人,笔尖在木格上轻轻一点,像把一只虫钉住。

“口供不急。”

他说,“先写法。”

巡按“鹰眼”

远远勒马看了一圈,脸上没有喜,也没有怒。

有人在他耳边低语“袋口险”

,他未动,只把目光在袋口风纹上停了一瞬,然后偏头看录事:“可用?”

“可。”

录事简短,“明日通令外营,后日入内营。”

鹰眼点头,把半吞的“方士”

狠狠咽下。

那口鱼骨仍在喉间,却不再卡得难受。

他掉转马头,风里只留下一阵极轻的马汗味。

队列过去,尘落地。

录事收了笔,转向郭嘉:“从事官要一人去内营,把这‘三法’讲清楚。

你去。”

郭嘉拱手,声音仍旧平:“谨遵。”

这两个字的背后,观星策在心海里稳稳亮起:

【窗口:由尾焰入牙门】

【接近目标:袁氏主帐边缘(龙气伪华)】

【风险:高】

【收益:可借微量】

【军令自检:三句不破;术藏于法;不触主脊】

他跟着录事沿粮道入内。

旗更密,马更多。

帷幔之内,笔墨味清,甲铁味冷。

越往里走,越能听见一种低沉的回响,不是鼓,不是风,是气。

那气并不沉稳,却很大,像一条用金粉糊出来的龙,腹空,鳞耀。

袁氏的龙气是“华”

,不是“骨”

好看,好用,易噎人;借一口,可以续命;吞一口,会被噎死。

近前,一溜牙门旗分列,旗穗斜垂,边角不见破损。

青甲骑从护着一顶偏帐,帘上缀玉,织纹细密。

录事停步,传话。

片刻后,帘内有人应声,声线沉而温,带一点疲倦,却不虚浮。

“请。”

帐内陈设简净。

文士正端坐案后,身侧立着一名灰甲武弁,一名主簿低头立于案侧。

文士抬眼:“你便是外营那位‘修路’?”

“是。”

郭嘉不抬头,不看帷后。

他只看文士的手——指节细,虎口有茧,握笔久。

手边压着一方印,印面有云雷纹,四角磨得圆。

观星策在心海里敲了敲钟:权柄之所栖。

“法,讲来听。”

文士开门见山。

郭嘉把刚才那三句重新说了一遍,每一句都落在“法”

上。

他不谈术,不谈“观星策”

,不谈“气”

他把“风”

说成“时”

,把“槽”

说成“泄”

,把“封志”

说成“责”

文士点头,主簿执笔随录。

灰甲武弁只在某处问了一句:“若有人反做,如何治?”

“先治脸,后治人。”

郭嘉答,“令在前,人不乱。

若先拿人,心会乱,乱了就散。”

文士与武弁交换一眼。

武弁冷净的目光第一次稍稍缓了一线。

文士抬手,把案侧的一枚小木牌推过来:“暂给你‘通行’,你在内营走动不必再报。

三日后,若‘封志’无误,升作军中成例。”

小牌一离案,观星策在心海里亮出极细的一缕——不是火,是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被废三年后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