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60章 神功初成,鬼才归来

第160章 神功初成,鬼才归来(2 / 3)

多谋划几年了。”

曹操本是准备好的,仍被这句话击中。他笑了,笑声里有松,有喜,也有一种来自心底的快意,就像多年筹谋的一枚棋子,终于落在了该落的那个星位。夏侯惇“嘿”的一声,抬手狠狠拍了拍自己的胸甲,铁片相击,发出脆亮的响。他直来直去,忍不住向前跨了一步:“军师,可曾还有不适?若有人不信你,说你昨夜动了邪术,我替你打一顿嘴。”

郭嘉摇头:“不必。拳头能替人止一时的口,不解心里的疑。要解,只能用‘事’。”

“何事?”

“先安军心,再安人心,最后安你们的心。”郭嘉说,“军心,可由今日午时点名,功罚分明;人心,可由今日酉时开讲,告诸军、诸吏、诸市井,何为秤何为刀;至于你们……”他的目光从夏侯惇移回曹操,“看过,便安。”

他们不知“看过”的是什么,正欲再问,一阵更足的晨风自院口卷入。旌杆上的令旗呼的一摆,旗杆被风打得斜斜一晃,旗影落在青石上,拖出长长一片黑。

那旗下便是昨夜换的钢质旗座,沉得很。却不知为何,风又起时,旗座的扣栓“叮”的一声松动,旗杆朝外一折,竟有倒的势头。门外侍立的亲兵齐声惊呼,脚步才要上前,一条影子先一步掠出,快如鹰隼。

那影子是鸩。

她出手一贯无声,无影,此刻也只是身体一倾,衣摆已扫至令旗之前。她并不打算用力去接——那是惯性;若硬接,旗杆必折,旗面必裂。她要做的是拂那旗杆一拂,让它的“势”顺着她的掌心改道。但她的手才抬至半空,忽然顿住。

一股细若游丝的力量,从她身侧掠过,贴着她的指尖像风,又像丝绸被轻轻扯动的声音。令旗本该倒地的瞬间,旗杆姿态怪异地滞了一滞,随即像被看不见的手轻轻托起,向上一抬,稳稳插回旗座,扣栓自动一合,“咔”的一声,端正如初。整个院子,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在看郭嘉。

他仍负着手,肩背不动,眼里有笑,却不是炫耀的笑,而是一种“事情理当如此”的安然。他只是稍稍抬了抬指背,像是在拨一粒灰。那指背干净,指节分明,骨线像刀挑出来的。他的袖口并未鼓起,衣角亦未飘动。若说有风,那风只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起。

夏侯惇张了张口,结结巴巴:“军……军师……你,是人是仙?”他这一问出口,自己先红了脸,像个被自己吓了一跳的汉子。

郭嘉笑了,摇头:“人。”他顿了顿,补了一字,“但要做个能护住人的‘人’。”

曹操缓缓吐出一口气,抬手将玉玦放回袖中。他知道,军中很快会有人把今日之事当故事去讲。说得天花乱坠也好,说得神乎其神也好。他并不在乎。曹孟德最看重的是用,且最善于用。他看着郭嘉,道:“午时点名,酉时开讲,都依你。再之后呢?”

“之后,回帐。”郭嘉道,“我有一卷账,要对。”

“账?”

“命账。”郭嘉瞥了一眼天边的光,“欠了许多年的账,该一条条查清。”

曹操点头,没再追问。他知郭嘉说“账”,不必是铜钱,不必是粮秣,也许是某些更难称量的东西:河与渠,旱与涝,谣与信,爱与怨,生与死。他从不问郭嘉如何做到,问的只是何时能用。现在,答案已经摆在眼前——就在这清晨的一面令旗之下。

人群散去之前,鸩挪到了郭嘉近处。她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去,像是怕自己的目光不经意间冒犯了某种规矩。她许多年都不会承认,自己也会在一个人的面前有这种心虚。她只对自己说:那不是心虚,是敬。她从怀里掏出一只袖箭,轻轻放在廊下的案上:“这箭昨夜在门缝里跳了一夜,今晨才静。”她说,“既安,便好。”

郭嘉看了看那只箭,眼神里掠过一丝悲悯。他知道“鸩”在说的是什么——不是门缝里的风,不是箭簇上的寒光,而是昨夜在门内翻涌的雷火。那雷火里,曾响过某个男人的嘶吼,也曾有某种巨兽在血里翻身。都已过去。他轻声道:“去睡吧。”

鸩点头,转身没入阴影。

院中只剩主与军师,彼此并肩,向门外走。两人都不急。走过旗座时,郭嘉停了半步,指尖在旗座上虚虚一按。无人看清,他轻轻在心里给自己下了一道禁令——不许沉湎,不许滥用,不许以刀为心。他知道,这把刀能切纸,也能切人;能割肉,也能割心;能护人,也能毁人。要做的,只是让它永远在鞘里,比在手里更有分量。

出了院门,军士分列两行,盔甲上凝着晨露。有人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宋第一女皇 铁马冰河肝胆照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反贼 被废三年后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明补牙匠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