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43章 【鬼才十杀】第三杀:无信之城

第143章 【鬼才十杀】第三杀:无信之城(3 / 5)

赈’相抵。”

“第三杀,着。”郭嘉靠在锦枕上,唇角带着轻浅的笑。他的笑不锋利,却有一种把人轻轻按在水下的耐心。“杀的是‘信’。信有三:币信、令信、人信。币信先坏,令信再坏,人信自坏。”

“你让子明做币。”黄月英淡声,“你让鸩动令。那‘人’呢?”

“人不用动,人自己会动。”郭嘉咳了一声,抬手掩住,再放下,轻声道,“饿过一夜,哭过一早,挨过一顿打,人心自然会偏。偏向什么?偏向容易信的东西。容易信的是什么?是便宜,是就近,是自家人。于是外军进城成了贼,军府成了仇,陈宫成了替罪羊,吕布成了必须立刻‘有反应’的人。”

黄月英看他:“你预备他的‘反应’是什么?”

“杀。”郭嘉眸光极静,“他会杀一个人,或一批人,以为可以止乱。杀错了一个字,‘信’便再坏一分。”他顿了顿,“明日再贴两纸告示。一张写‘复兑’;一张写‘缓征’。他若改令,便是‘前言不一’。他若不改,便是‘不恤民情’。无论如何,他得罪一头。”

黄月英低笑一声:“你叫这城自己选择‘无信’。”

“不是我让它选,是它早就这样。”郭嘉闭目,像在听远处城门口鸦雀乱鸣,“城是人堆起来的,兵也是。人一散,城就空了。”

——

午后,郡丞衙前的“义举使”与都尉军卒对峙推搡,果然出了人命。先是一个小贩被挤倒,脑袋磕在门槛上,血流得很慢,却止不住。紧接着,一名军卒拔刀吓人,刀一出鞘,旁边有人大喊:“军府要杀人!”喊声像火星落在干草上,呼的一下遍地是焰。

陈宫纵身上台阶,肩头撞开几个人,站在门槛上,声音压过沸腾的乱响:“军府不允杀人!退!”

他一声“退”,把都尉的人压住了半寸。又一声“退”,把商会的人也压住了半寸。他手起如风,夺下门口“赈盐”的牌子,扔到地上。木牌裂成两截。他的眼睛绕过眼前所有人,直直看向内堂。

“郡丞,”他道,“开库,取银二百,市上平抑。钱铺复兑一成,盐行开半口,军士与百姓同线,先老后幼。今日之后,如有人再以军府名义私发告示,先拿发帖人!”

郡丞迟疑,“军师,银……”

“凭我。”陈宫把腰牌按在账上,“今日之后,凡军府文书,一律加‘宫’字副签。吕将军亦照此。”

郡丞不敢动。他怕的是另一个印。陈宫冷冷看他一眼,转身抬手:“谁敢不开库,我以军法先斩郡丞!”

这一句比前头所有令都重。郡丞终于战栗着点头。内堂门吱呀一开,钱箱搬出两口。人潮像退又像进。陈宫用眼神把这潮硬生生摁住。他知道自己赢不了民心,他只能用“法”把这口锅盖摁住一会。

就在此时,外头鼓角忽然乱作一团。有人惊呼:“北门,有私军抢盐!”都尉仓皇奔出,街巷里立刻一阵呼啦。陈宫猛地回头,目光一沉:这城内外的绊马索,不是一个方向拉的。

他负手缓缓走下台阶,迎着喧哗止住一刻。他看见巷口有个孩子,抱着一小包盐,缩在门洞里,眼睛黑得像刚磨的墨。孩子等了一早,才领到这一包。他死死抱着,可他的母亲在队尾被人掀倒,孩子想回头,被人浪一冲,又被推得更靠墙。他的脸贴着砖缝,砖缝里有白色的盐霜。孩子伸出舌头,悄悄舔了一下。咸得要命。

陈宫看着这孩子,忽然明白了卫峥在做什么。盐不仅是盐,盐也是“信”的形状。你把“信”做成盐,人人都要。人人都要的时候,你只要让“信”在两种人手里轮换,就够了。

“军师。”亲兵低声,“要不要抓‘义举使’?”

“抓什么抓。”陈宫的声音很淡,“抓不住影子。”

——

营外,吕布骑在赤兔上看火色。城里火不是昨夜的粮草之火,它只是人的气被点着,烧起来的都是湿的。他回身,看见张辽带人把被关的士卒捞出来。那些士卒的眼睛像被风刮了一整天,通红。臧霸走过来,压着嗓子:“主公,城里说……说高将军昨夜弃阵。”

吕布的指节在戟柄上轻轻一扣。扣声很轻,像指尖敲在人的牙上。他慢慢转头,盯着臧霸:“谁说?”

“说的人多了。”臧霸嘴硬,眼底却闪,“还有人说军师与郡丞有旧,说要把盐给商会留货。”

吕布没再问。他拍马缓缓向前,马蹄踏在硬土上,发出干脆的声。他走到陷阵营边,远远看见高顺从榻上起身,披上甲,负枪立在营门口。吕布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明补牙匠 被废三年后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