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18章 第二个锦囊:官盐与马票

第118章 第二个锦囊:官盐与马票(2 / 4)

点,路就能走下去。”

卫峥站在旁边,听见身后有人低声道:“这不是赈,这是市。”

他回头,看见郭嘉正看桥心那块黑木牌。那木牌上的字在灯下像浮在水上一样,微微动。——“今日一件,明后三件。先以工,后以市,再以学,末以法。”

——

“马票也要出给人看。”程昱提议,“盐引安人,马票安商。”

“安商不在给他看钱,在给他看路。”郭嘉说,“路是‘回’。”

于是“马票”在夜里出炉。选在“云来”楼后的内室。楼外是酒气与笑语,楼内只有两盏灯,一盏镜灯,一盏盐灯。镜灯照“面”,盐灯照“纹”。

卫峥亲手把第一套票面铺在案上:一匹、三匹、五匹、十匹,四等。每等票面皆有“安印”,背嵌金线,边角打三孔,成“品”字,表示可滚可贴。票背左下,刻一枚小小的马头,线眼里藏了“回”的暗记。

“此票以军马为质,以盐为锚。”卫峥对着在场的马贩、粮行、皮匠、铁匠解释,“持票供草粟者,得优先与减价。供铁革者,得上门收票。过期者按‘稳品’折兑,不罚。票可转,可贴,可拆为‘半匹’。凡照影柜,皆可贴。凡影子柜……”他说到这里停住,看了郭嘉一眼,改口,“凡市外之柜,需经‘明账’过手,方可兑。”

“这和我们走的旧路不一样。”一个老马贩试探,“我们讲现钱。”

“你们讲的是‘快’。”卫峥笑,“我们要的是‘稳快’。快的人,会快到气短。我们给你一张椅子,叫你坐一坐,喘过气,再跑。跑得久,赚得多。”

“谁保?”那人又问。

“‘安印’保。”卫峥指印,“盐价保。庙桥的鼓点保。曹公的信保。”他说“曹公”二字时,曹操恰好推门而入。他没穿甲,只着一袭素衣。所有人起立,齐声:“丞相。”

“不必。”曹操举手,目光落在那一张“十匹”的票上,指尖轻按,“马是军之骨。诸位把骨头给我,我把盐给你们。此票不枉。”他话不多,但当着众人落下的手,重过千言。

满宠把清册立在案侧:“凡入马市者,先验票,后验马。凡出境者,先验盐引,后验车。凡异动者,不先押人,先问账。问不清,再押。押不久,限一夜。”法度落地,如石入井,声不大,落得实。

夜风吹进屋,盐灯的火根不动。鸩在窗外看了一会,扯了扯帘角,悄无声息地离开。

——

(暗影视觉·鸩)

我要去找一个人。许县城西,盐滩尽头,堆着白骨一样的盐丘,夕阳照着会晃眼。

盐丘后有一条暗河,河的皮面是黑色,像一条用墨写出来的“回”。我沿着那条“回”走,直到它钻进一座废桥的桥洞。

桥洞里有人闻到了我带来的盐。不是盐味,是“官”的味道。人会闻“官”的味道。那味道不咸,甚至有点淡,像熬过头的汤。他们最怕这种淡。淡会把他们的“快”稀释。

“石牙。”我说,“出来。”

他从桥墩后出来,脸上有一颗像钉子的黑痣。那颗痣像钉在人皮上的钉子,一看就知道疼了很多年。他手里的刀不亮。他不喜欢亮。他喜欢黑,黑像水。他握刀握得很低,低到像握一把柴。他看一眼我腰间的安印,又看我手里的两盏灯。

“你带两盏灯做什么?”他问。

“一盏镜灯,一盏盐灯。”我把镜灯举高,灯不摇,“镜灯照‘面’,盐灯照‘纹’。你要看你的人,还是看你的票?”

他笑了一声:“我又没有票。”

“有。”我把一叠纸,轻轻丢到他脚边。纸不厚,落地不响,是马票。他弯腰去捡。我知道他先看的是边角的三孔。三孔成“品”。他不懂字,也知道这个“品”的规矩。规矩是他最怕的。他杀了很多人,但规矩不会流血。

“你跟满宠?”他抬眼,声音发紧。

“我跟‘安印’。”我用另一只手把盐灯放低,光照在马票背后,那枚小小的马头就浮出来,像水面上浮起的一缕气泡。他懂了。他眼睛有一瞬的闪,他知道这是“回”。回不出去的,就回来。

“你要我做什么?”他问。

“分盐。”我说,“井盐给官。海盐让出三成。你的人留下手,把盐引拿回去。原有的路不封,只换灯。你走镜灯,官走盐灯。你出一条‘夜路’,我给你留一条‘早路’。你的人里能识‘安’的,去照影柜,贴票。识‘行’的,去马市,拿草。”

“那我的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被废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