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62章 第三计:龙王之怒!

第62章 第三计:龙王之怒!(3 / 4)

赤兔嘶一声,喉管里全是铁的味。

吕布眼角压出一条细细的冷纹,他看见堤上那个浅色氅衣的人还在,远远的,像钉。他忽地笑,笑里是怒——“记住你了!”

“灰——上!”城上喊声压下。灰粉第二轮落下,这回只打两侧,不再打正面,让人眼皮一抬就看见水的亮。看见亮,就本能地想过去。陈宫想骂一句“好狠”,咽下了。他知道对手在“拨本能”。

“扛墙!”他指着堤侧那块当天探得的窄口。

两名亲随楯作撬杠,旧墙又被撬开一线。陈宫不求全队从此处过,他只要“开口”。开口在这时是最值钱的。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钉子的硬,“温侯——从这折!”

吕布回马半步,把戟尾往水里一杵,人和马都沉了一寸,又同时起,像两块铁被人一齐抬起来。他沿着陈宫开出的窄口过去。

赤兔背上的汗被雨雾一浸,冒出白气。吕布心里的怒在这刻变得很纯。他要的不是杀,是记住。他要让这条河记住他今天怎样“吃”它一口。

“退!”高顺第三次断声,后队三十人反身立楯,楯面斜挡,承弩与水。

他们的换气仍稳,脚下却更重了半寸。浅口里的水声音变了,从碎响变成“嘶嘶”的长响,像很长的蛇尾在石上拖过。豆糠越饱,泥越黏。重弩的拍点仍旧不慌不忙,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敲人心脏。

队列退出浅口,奔北堤。堤外两百步,重弩的声音才被风抹平。

雨终于落下,细,密,不怒,只稳。稳得像一只大手把河面的纹理一寸寸压在案上。

陈宫勒马,回望河心,长长吐了一口气。

他知道今日之败,不在刀,不在勇,在水。他拱手:“将军,今日之败,不在‘战’,在‘势’。对方以河为弓,以闸为弦,以灰糠为羽翎,以风为拍点。我们贪胜一步,他就给我们多一寸‘渴’。”

吕布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我还是很痛快。”他用拇指把戟身上的水一抹,“但我记住了‘斜’。明日,不取浅口。”

陈宫心一紧。他知道对手要的就是这样一句。他压住那口气,“谨慎。若他还有第三弦——”

“今天就是第三弦。”高顺把话接下去,声音不高,“龙王之怒,不在天,在人。”

并州骑沉沉应诺。陈宫看一眼他们的脚背,泥很厚。

他忽然想起城里那个短绳的井,想起昨日那一圈合拢的水痕,心里那枚“太完美了”的石子又浮上来。

聪明人不能让它沉得太快。他对高顺道:“夜里看堤。最浅处,不要再去。同样浅的地方,必有他的‘偏门’。”

——

城头,荀彧铃再响一记,收。闸门轻轻回位,梁木落到原处。

水头自减,豆糠在雨里慢慢化开,灰痕被风刷浅。许褚抬手擦了一把额,笑:“真做成了一道‘箭路’。”

“箭已回壶。”郭嘉把扇合上,“今日只收‘习惯’。”他没有看城外,只看河。河面上有一束被雨打散的光。他低声:“龙王庙的钟不用敲,风就是钟。”

荀彧看他:“奉孝。”

“我在。”郭嘉答,眼神很静。

“你还要他活着。”荀彧道。

“是。”郭嘉不躲,“太狠,他只记恨。恨,会让他从此离水远。我要他记‘渴’,记‘斜’,记‘拍点’,记‘不耐烦’。他若离水远,明日我拿什么‘窃龙’?”

荀彧轻轻一笑,把铃收进袖里:“王道立,霸道才稳。你这霸道,藏得深。”

郭嘉笑了笑,没有解释。他回身下了鼓台,去看闸匠。老匠人两手还在抖,却不是怕,是累。他把油布再次包好,忽然抬头:“军师,刚才那一下‘回腕’,好看。”

“好看,是河给的。”郭嘉道,“你没抖,就够。”

——

雨大了半寸,风仍稳。城里的人把最后一轮“容易”留在北门外。

夏侯惇照旧“怕”,骂一句就走。曹仁把外环的步幅再收一寸,像有人用空手把腰带往里又挪了一个孔。程昱贴在鼓背的“断声”被雨气浸得有点软,他又写了一遍,字很瘦,锋很利:“让他在声里走进我们的手心。”

曹操站在城脊下,衣袍被雨打湿了边。他不问“如何”,只问:“落点,看清了?”

“看清了。”郭嘉答,“浅口不是口。鱼口在堤东三百步的芦苇根后。明日他若绕,我们就让水‘迟’一拍,绕他回心。他若直,我们就让水‘快’半拍,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