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城隍庙的铜钱
九十年代的城隍庙门口,青石板路被雨水泡得滑,算命先生的蓝布幡旗在风里招摇,“铁嘴神算”
四个墨字被雨渍晕得乌,边角还沾着片没扫净的梧桐叶。
十岁的赵建军攥着皱巴巴的五毛钱,像攥着块烫手的元宝,拽着小钱磊的胳膊往卦摊挤——两人的解放鞋鞋尖沾着泥,裤脚还别着刚从田埂上摘的狗尾巴草,晃悠悠的像两根小旗子。
“先生!
给俺俩算算!
将来能不能当大官、赚大钱!”
赵建军把三枚铜钱“啪”
地拍在布满裂纹的桃木卦盘上,声音比城隍庙的铜铃还脆。
他刚在巷口的弹珠赛里赢了钱磊,裤兜里揣着满满一把玻璃弹珠,正得意洋洋地等着“真龙天子”
式的预言——就像连环画里画的,刘备小时候就有相士说他“必成大业”
,自己肯定也差不了。
钱磊站在旁边,手指紧张地抠着卦摊的木边,眼镜滑到鼻尖也忘了推。
他兜里只剩颗最大的蓝玻璃弹珠,是特意留着给赵建军的——每次小赢了比赛,都要把弹珠分他一半,这次也不例外。
“先生,俺……俺不用当大官,能天天有辣条吃就行。”
他小声补充,惹得赵建军照着他后脑勺拍了一下:“没出息!
咱要当大老板,天天吃红烧肉!”
算命先生的手指在铜钱上慢悠悠地捻着,手腕上的黄水晶手链滑下来,露出半截月牙形的烫伤疤痕。
他眯着三角眼打量两个孩子,先看了看赵建军:这娃虎头虎脑,额前碎竖着,抢弹珠时眼里冒光,连说话都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伸手去够卦盘上的铜钱时,掌心张开的弧度都透着股“管事儿”
的架势。
再看钱磊:白净瘦弱,却把最大的弹珠悄悄往赵建军兜里塞,手指在卦盘边缘划过时,无意识地把散落的铜钱归拢成整齐的小堆,连一枚都没让它滚到地上。
“啧啧,这俩娃,命格奇特啊!”
先生突然一拍桌,铜钱在卦盘上“哗啦啦”
转了个圈,最后稳稳落定,三枚铜钱两正一反,正是“泰卦”
的变爻。
他指着赵建军,声音陡然提高:“这娃掌心有‘印’!
看见没?虎口这块纹路,像个小小的官印,将来必是掌权的料——管得住人,镇得住场子,就算是泼皮无赖,到他跟前也得服软!”
赵建军眼睛瞬间亮了,蹦起来就要去摸自己的虎口:“真的?那我将来能管多少人?能管我们班主任不?她总罚我站!”
先生被他逗得笑出声,又指向钱磊,手指点了点卦盘上归拢好的铜钱:“这娃是‘握财’的命!
你看他收拾铜钱的样子,稳当、仔细,连枚小钱都不会漏。
将来做生意必能一本万利,守得住财,还能让钱生钱——更难得的是,他不贪,懂得分利给身边人,这样的人,才是真能守住富贵的!”
钱磊听到“做生意”
,突然想起隔壁卖豆腐的王大爷,每天推着小车走街串巷,赚的钱够给孙子买新书包。
“那……俺将来能开个豆腐摊不?”
他怯生生地问,“俺想让建军哥天天吃热豆腐。”
“哈哈!
不用开豆腐摊!”
先生捋着山羊胡,把三枚铜钱重新拢到卦盘中央,“一个掌印,一个握财,二十年后,必是有权有势的人物!
这掌印的娃,将来管得住人,能为你们挡麻烦、开路子;这握财的娃,将来守得住钱,能把日子过得红火安稳。
俩人凑一起,就是黄金搭档!
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个掌事,一个掌钱,别说吃红烧肉、热豆腐,就是想让街坊四邻都跟着沾光,也不是难事!”
赵建军听得心花怒放,一把抓过钱磊的手,把自己兜里的弹珠全倒进去:“听见没?将来我当大领导,你当大老板,咱俩一起让俺们村都过上好日子!”
钱磊攥着满手的弹珠,暖得烫,重重地点了点头。
夕阳把卦摊的影子拉得老长,先生收摊时,从布兜里摸出两枚用红绳串着的铜钱,分别塞给两个孩子:“这是‘泰卦’铜钱,戴在身上,保平安,也保你们这‘黄金搭档’的缘分不断。
记住,掌印的别太刚,握财的别太柔,俩人互相帮衬,才能走得远!”
赵建军把铜钱挂在脖子上,铜钱贴着胸口,像揣着颗小太阳;钱磊则把铜钱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