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凉掉的银耳羹
林薇的白瓷勺在玻璃碗里轻轻搅动,泡得软糯的银耳裹着冰糖,在舌尖化开清甜的滋味。
可这甜味还没咽下去,客厅的挂钟就“当——当——”
敲了十下,厚重的钟声像块小石头,砸得她心里沉。
斜对面的书桌前,丈夫陈默还盯着电脑屏幕,冷蓝色的光把他的侧脸切成明暗两半,左边是疲惫的黑眼圈,右边是没来得及整理的胡茬,连衬衫领口的褶皱里,都还沾着昨天的咖啡渍——那是他为了赶“智能养老社区”
的方案,在公司通宵留下的“勋章”
。
“要不要加点枸杞?我刚温了水,泡着正好。”
林薇把玻璃碗往陈默手边推了推,瓷碗边缘不小心碰到鼠标线,电脑屏幕晃了晃,弹出的设计图上,“智能养老社区”
五个黑体字闪得刺眼。
这是陈默公司接的重点项目,从上个月启动到现在,他回家的时间从晚上七点拖到十点,睡前的拥抱从每天三次变成零,连周末一起逛市的约定,也被“再等等,忙完这阵”
的话压了又压。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了半秒,眼镜片后的红血丝像张细密的蛛网,爬满了眼白。
“不了,这版方案明天一早就要交,得再改改细节。”
他说话时肩膀往回收了收,林薇上周趁他打盹时给他捏过肩,当时摸到他的肩胛骨,硬得像两块凸起的礁石,硌得她手心麻,问他疼不疼,他只含糊说“老毛病了,没事”
。
卧室的床头柜上,那本《夫妻相处之道》还摊在“沟通技巧”
那页,林薇用荧光笔标了句“理解对方的压力周期,比追问更重要”
,可现在看来,那行墨迹早被她偷偷掉的眼泪晕得虚。
上周是他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她从下午就开始炖陈默最爱喝的排骨汤,特意加了他喜欢的玉米和胡萝卜,结果等他到半夜十二点,汤凉得结了层油膜,他回来时只说了句“抱歉,甲方临时改需求”
,就倒在沙上睡着了,领带还紧紧系在脖子上,像根勒住呼吸的绳子。
“楼下的玉兰花谢了。”
林薇的指甲在玻璃碗沿轻轻划着,出细微的“咯吱”
声,“上周你还说,等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拍下来,给方案里的‘空中花园’当配图,说要让养老院的老人每天推开窗就能看见花。”
她记得当时陈默说这话时,眼睛亮得像夜空里的星星,手还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小小的花园,旁边写着“薇薇喜欢的白色玉兰”
。
陈默的鼠标突然点错了键,设计图的图层瞬间乱成一团,文字和图片叠在一起,像他此刻乱糟糟的思绪。
“明天让助理去拍吧,我这边实在走不开。”
他的声音裹着化不开的疲惫,“这个项目太关键了,成了就能升总监,到时候……”
后面的话被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淹没,可林薇却听出了他没说出口的承诺——去年他接另一个项目时,也是这样说“忙完这阵带你去大理”
,结果项目结束那天,她正着39度的高烧,抽屉里的机票过期成了废纸,他抱着她哭了好久,说“下次一定”
。
凌晨一点,林薇起来给陈默盖毯子,路过书桌时,突然现他的电脑屏保换成了他们的婚纱照。
照片里的她穿着白纱,裙摆被风吹得飘起来,陈默的手在她腰间轻轻捏出个俏皮的褶,那时他还凑在她耳边说“以后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抱你三次,少一次都不行”
。
再看鼠标垫,边缘用马克笔写的“不离不弃”
四个字,是她去年生日时画的,现在被磨得只剩个模糊的轮廓,像他们这段时间慢慢变淡的互动。
第二节:未出的散步邀请
林薇的粉色瑜伽垫在客厅铺开时,早上的阳光正斜斜地照在陈默的电脑屏幕上,把设计图里的“防滑地砖”
字样染成了暖金色。
她的手机屏幕亮着,草稿箱里存着条没送的消息:“下午三点,要不要去护城河散步?听说那边的柳树都芽了。”
往上翻,这样的消息还有十七条,最早的那条在一个月前,当时陈默回复了个“等忙完这阵就陪你去”
,后面跟着个抱歉的表情,可这“一阵”
,却拖到了现在。
“尝尝我新烤的蔓越莓饼干?刚出炉的,还热乎着。”
林薇把烤盘往陈默手边挪了挪,黄油和蔓越莓的香